近期接连收治3例!患者爱吃同一类食物→
20岁的小罗(化名),因发热、腹痛来到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急诊科就诊,血常规显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由最初的7%上升至47%(正常值范围0.4%-8%)。医生追问病史,小罗自述曾有生鱼片食用史。完善腹部MRI检查,高度怀疑寄生虫感染导致肝脓肿。 李先生(化名)也是因为右上腹痛、发热3小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6.1%,CT检查提示肝脏上有病变。追问饮食史,李先生也是鱼生爱好者,至此,李先生诊断也基本明确——食用鱼生后寄生虫感染并发肝脓肿。 31岁的王先生(化名)因腹痛3周、发热11天到红楼院区急诊综合病区就诊,平时也有吃鱼生的习惯,检查发现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达到惊人的78.6%,腹部彩超提示肝内片状异常回声(范围58*38毫米)。完善寄生虫抗体检查后,发现肺吸虫抗体、猪囊尾蚴抗体、包虫病抗体均为阳性,寄生虫感染诊断明确。 嗜酸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它的主要职责是攻击寄生虫和参与过敏反应。在普通的细菌或病毒感染中,它通常不会明显升高。一旦这个指标“飙升”,通常提示: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上述病例均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升高、明确的生鱼片摄入史以及肝脏影像学异常,这三条关键线索均指向食源性寄生虫感染。 无论什么时节,只要看到活鱼河鲜,广东老饕都很难忍住。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满足味蕾呢?我们必须要警惕潜伏在,鱼生中的“凶手”——肝吸虫。 什么是肝吸虫?它如何“趁虚而入”? 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是一种食源性人体寄生虫,成虫大小形状如葵花籽,虫卵则需在显微镜下才能被观察到。 它的感染特性是由其生活史所决定的,肝吸虫的生活史包含三个阶段: 虫卵释放:感染者(包括人、犬、猫等)粪便中的虫卵进入水体,被淡水螺类吞食; 幼虫发育:在螺体内发育为尾蚴后,侵入淡水鱼虾肌的肉组织形成囊蚴;其中超过100种淡水鱼可感染肝吸虫,主要为鲤科鱼类,例如草鱼、花鲢或鳙鱼。 人体感染:人一般通过食用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生或未熟透的淡水鱼虾感染。成虫可在肝胆管内存活20-30年。 肝吸虫病: 从隐匿到致命的连锁反应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我国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由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导致,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胆管中,是肝胆管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肝吸虫病在全球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约85%的病例在中国。 肝吸虫的传播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除了吃鱼生可能感染肝吸虫外,共餐时使用接触过鱼生的公筷也可能感染。此外,被带有肝吸虫囊蚴的鱼虾污染过的砧板、菜刀、碗碟,再接触其他肉菜,也有可能造成食物的污染。 感染肝吸虫的患者起初可能毫无察觉,直到肝吸虫族群壮大到一定程度,便开始影响患者的健康:堵塞患者的胆管,导致其肝脏受损,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疲倦、腹痛、腹泻、上腹不适和食欲减退等症状。 不仅如此,肝吸虫病甚至还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如胆管炎和胆石症。到了病情晚期,哪怕肝脏试图通过炎症反应来清除这些“不速之客”,也无法彻底消灭肝吸虫。肝吸虫的排泄物也具有致癌作用,可能导致致命的胆管癌。 肝吸虫感染并非一蹴而就,从感染囊蚴到出现症状,一般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期间称为潜伏期。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因为早发现、早干预非常关键。 吃完鱼生后,如何自我观察和预防呢?以下这些小妙招好好学起来! 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肝吸虫在胆管内活动,刺激胆管引起的; 食欲不振,看到平时爱吃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甚至恶心、呕吐,这是消化系统受到影响的信号; 有些患者还会感觉乏力、容易疲倦,原本活力满满的一天,却总是打不起精神; 部分人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和巩膜变黄,尿液颜色加深,像浓茶一样,这是因为胆管被肝吸虫阻塞,胆汁排泄不畅,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导致的。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哪怕只有轻微迹象都要立刻前往医院就诊,向医生详细描述吃鱼生的情况,配合进行相关检查, 如何预防肝吸虫感染? 吃熟的! 白酒和芥末不能杀虫! 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发现,只有在2g/ml浓度的芥末溶液中浸泡30分钟以上,才能对肝吸虫囊蚴产生一定的杀灭作用。然而,实际生活中通常浸泡时间远远不足,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样,单一酒精(酒精浓度40%-50%)对肝吸虫没有显著的灭活作用。 预防二次感染! 虽然吡喹酮等药物可用于治疗肝吸虫病,但研究也发现,频繁服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肝毒性,长期服用者的肝酶水平升高率可达20%-30%。 从源头阻断肝吸虫传播! 定期检查,及早就诊! 肝吸虫病危害大,但做好预防和早筛查就能控制,保护“小心肝”,“不生食、勤洗手、早筛查”九字箴言,你记住了吗?
赞
75
创享家创意家居
09-14
这信息挺实用的,分享给身边的吃货朋友们!👬
唔想讲野
09-14
健康饮食,快乐生活,我们一起努力吧!💪
348831407
09-14
哎呀,以后吃美食前得先做做功课了,感谢提醒!📚
浪迹~海
09-14
这小妙招不错,预防胜于治疗,支持一下!👍
狼痴羊
09-14
看来我得好好研究下我的食谱了,健康最重要嘛!😉
89719180
09-14
哈哈,这年头,吃货也要注意安全哦!学起来,学起来~🍀
dgdiyi01
09-14
学到新知识了,自我观察很重要,预防胜于治疗!😊
fuchuanbao
09-14
这提醒了我,吃东西要多样化,不能偏食哦!👍
都市蓝风
09-14
看来我得好好研究下我的食谱了,健康最重要嘛!😉
c罗纳尔多
09-14
哈哈,这年头,吃货也要注意安全哦!学起来,小妙招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