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版权产业“硬核成绩单”出炉!产业增加值过千亿,占GDP超9%
4月23日,在东莞市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东莞发布《2023年东莞市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亮出东莞版权产业的“硬核成绩单”——2023年版权产业增加值破千亿,占全市GDP的9.0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1个百分点。 版权产业是指以创作、生产、销售受版权保护的作品(产品)为核心的产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将其分为四类: 核心版权产业,直接创作和销售版权内容,如影视、音乐、软件、出版、演艺等。 相互依存版权产业,生产设备或工具,帮助版权内容传播。如智能手机、相机、音响等电子产品,电视、投影仪等播放设备。 部分版权产业,部分产品涉及版权内容,如玩具尤其是潮玩,以及服装、家具等。 非专用支持产业,间接为版权活动提供服务,如互联网平台,发行与零售平台(书店、电影院线)等。 东莞潮玩远销海外 靠的是创意加持 虎门服装引领时尚潮流 离不开原创设计 这就是版权产业的“含金量”! 2024年,东莞市版权局委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2023年度东莞版权产业调研。在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现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崔海教通过视频发布调研结果,解码东莞版权经济。 经济支柱地位 2023年东莞版权产业增加值1035.16亿元,占全市GDP的9.0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1个百分点,对比2014年增长121.19%。 在东莞市五大支柱产业中,就有电子信息制造、纺织服装鞋帽制造、造纸及纸制品等三个产业属于版权产业。在东莞市四个特色产业中,玩具、家具、包装印刷等三个属于版权产业。 全球制造+版权赋能 依托珠三角的港口优势和外贸网络,版权产业的商品出口额为170.5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14.17%。其中智能手机出口占39%。 东莞是全球重要的手机生产基地,视听电子产品对东莞市版权产业商品出口的贡献最为显著,占到版权产业商品出口额的80%。 潮玩等产业成为版权赋能“东莞制造美学”的典型代表 东莞潮玩产值超过200亿元,全球1/3的动漫衍生品在东莞生产,全国近85%的潮玩产品产自东莞。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动创意设计与制造业有机融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并在全国首次提出“制造美学”概念,通过版权等创新创造,为制造业赋予设计之美、工艺之美,许多玩具企业从代工厂转型为打造自有品牌,在产品中融入潮流时尚元素,升级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潮玩企业。 从玩具到潮玩,从贴牌到品牌,充分体现了版权转化运用带来的旺盛生命力。 千亿级成绩单的背后,是东莞多年来在版权领域的深耕细作。2017年,东莞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也是全国第九个、全省第二个。今年3月,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在东莞召开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工作交流会,35个省市版权主管部门以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会上,东莞作为8个交流发言的省市之一,分享了版权赋能产业升级的实践经验。 政策“铺路”: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关于打造版权强市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五大工程(宣传+扶持+培育+保护+软件正版化)全方位护航;持续实施《东莞市版权局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管理办法》等政策,真金白银激励版权创新创造。 平台“搭台”:连续举办14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以动漫为主题的国字号展会,累计整合国内外优质企业资源5000多家,有力推动东莞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去年第十四届展会达成意向合作12.4亿元。 服务“到家”:针对潮玩等产业蓬勃发展态势,因势利导加强版权服务引导,助推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设立潮玩版权服务站,提供一站式版权咨询、维权和交易服务;针对重点版权产业策划开展“版权+”产业赋能交流宣传活动;创新推出东莞潮玩版权贷,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保障“护航”:一方面,探索版权常态化宣传,如每月在不同镇街开展“版权宣传直通车”活动,通过潮流市集等形式提升公众版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加强版权执法保障,完善案件督办机制,去年破获2起千万级盗版大案,保持对侵权盗版高压态势,营造保护原创、护航产业的良好秩序与氛围。
赞
19
492282095
04-26
哇塞,东莞版权产业这么牛,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