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北区学校:构建AI教育新生态,培育未来创新力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的形态与未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东莞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路径,2024年获评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示范区和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实验区,15校入选省智慧教育标杆校。
从智慧课堂的精准施教到AI助手的个性化学习,从教育大数据分析到跨学科创新实践,当前各学校正以多元场景应用重塑教学范式。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南方+推出“东莞人工智能教育”栏目,聚焦学校层面的创新探索,提炼可推广经验,展现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东莞实践。
启蒙馆里,学生与玛塔机器人共探成长奥秘;科技馆里,学生化身“机甲人”,零距离接触机器人技术;农业馆里,“机械臂”灵活运用,操作精细;交通馆里,智能宠物跟随孩子们的指令做出各种动作和声音……在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仅能在学校的各类AI场馆里沉浸式学习编程知识,更能深入体验与AI之间的双向互动。
这是学校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建设东莞市第二批实验校、首批东莞市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校,从课程体系到空间创设,从师资锻造到生态共创,松山湖北区学校正以系统性探索,为青少年学生打开通往智能未来的大门,让创新思维在每一个项目实践中蓬勃生长。
构建特色课程
从启蒙到应用螺旋式进阶
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进程中,松山湖北区学校将构建全面、立体、多维的特色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作为其核心基础。依托2021年中央电化教育馆发布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素养框架》和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开发标准(试行)》等文件,松山湖北区学校打造了覆盖一至九年级的“七大主题+项目式”课程体系——大智能课程,实现从启蒙到应用的螺旋式进阶。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学校强调差异化适配,并注重教与学深度融合新兴技术发展方向。其中,一至三年级以《AI启蒙》《智能萌宠》为核心课程,注重通过实物编程块、模块化编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逻辑思维;四至六年级课程聚焦《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智慧农场》,注重融合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七至九年级以《智能防卫》《工业4.0》为重点课程,深化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主题下设2至4个项目,确保学生每学期能够完成1个完整的项目学习。学校累计开发校本教材12册,形成了“理论讲解—模拟操作—实战应用”的教学闭环,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七年级人工智能课程为例,“校园安防机器人”项目融入工程设计理念,学生需要根据校园安防的实际需求,设计机器人的外观结构、运动方式和感知系统。他们运用机械原理知识,搭建机器人的骨架,通过编程实现机器人的自主移动、障碍物躲避和异常情况检测等功能,在项目中培养工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拓空间强师资
打造沉浸式AI学习生态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校推进深化人工智能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为此,松山湖北区学校打造了1500平方米人工智能教育空间,内设8个主题场馆,为学生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AI启蒙馆以积木编程教具和生动案例激发启蒙兴趣;AI仿生馆通过智能宠物机器人展示仿生技术应用;AI生活馆模拟家庭场景,让学生体验智能家居便利;AI交通馆配备无人车模型赛道等,探索自动驾驶奥秘;AI农业馆提供智慧农场实践平台;AI科技馆展示智能安防设备,学习安防技术;AI工业馆模拟工业生产,了解工业4.0趋势;AI制造馆配备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在硬件设备上,学校配备了大疆无人机、机甲大师、优必选、越疆机械臂等专业设备200余台(套)以及各种智能制造工具,满足从基础体验到高阶创新的全流程需求,为各学段学生提供实践支持。此外,学校还购置了企业在线资源平台,整合课程讲义、实验视频等丰富资源,设置师生互动区,支持教学与自主学习。
优化专业师资队伍是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松山湖北区学校组建了20人的人工智能教师中心组,成员涵盖科学、信息、综合实践等学科,其中12人拥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还包括省科技名师工作主持人和市教学能手,专业扎实,经验丰富。
为提升师资水平,学校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东莞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东莞中科云计算研究院院长季统凯等担任科学副校长,定期到校开展讲座、指导教学,提供专业引领。同时,邀请华为、大疆等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带来实际项目经验和前沿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与方式。学校还实施“三维培训计划”提升教师素养:每周开展校内教研,组织观课评课,优化教学方法;定期邀请专家讲座,介绍最新技术动态和理念,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每学期组织教师到企业研修,参与项目开发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四位一体”育人
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在完善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培养下,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突出,在各级科技竞赛中表现优异,累计获得市级以上奖项超300项;教师团队积极参与科研,撰写的《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路径研究》获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5人次在国家级教学比赛中获奖,展现出专业水平与教学实力;学校荣获广东省优秀创客空间、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与此同时,学校也注重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每年承办1-2场市级以上教学研讨活动,分享课程建设等经验;接待省内外5000余次参观学习,获高度评价。
围绕“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培养未来创新人才”这一目标,松山湖北区学校通过系统性课程设计、前沿学习空间及专业化师资建设,让AI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孵化器。其形成的“课程—空间—师资—评价”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在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创新能力,也在区域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学校将继续深化与高校、企业的合作,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与各学科深度融合的新路径,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扩大辐射范围,为区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赞
40
gtr329
08-16
15校入选省智慧教育标杆校,东莞的教育真是越来越有拼劲了!💪
月升清晨
08-16
哈哈,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驱动,教育也要跟上科技的步伐啦!🚀
刘_海天
08-16
哇塞,东莞这教育搞得真前卫👍,AI教育新生态,未来可期啊!
sngj123
08-15
东莞加油呀,以创新为驱动,让孩子们在AI教育的海洋里畅游💪!
宝马530
08-15
哈哈,东莞在教育上真是下足了功夫,智慧教育示范区,未来可期😜!
sophiadg
08-15
哇塞,东莞这教育搞得真前卫👍,AI教育新生态,培养未来创新力,太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