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两热”防控优等生!东莞有秘招→
11月25日
东莞市卫生健康系统
第十三期“卫健大讲堂”举行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钟逸菲、中堂镇副镇长刘晨、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袁仲勋,登台分享虫媒传染病防控经验做法。

这是时隔五个月后“卫健大讲堂”又一次开讲,也是对过去四个月来面对随时可能席卷而来的基孔肯雅热、登革热“两热”疫情,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最严标准、最实举措全力推进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一次回顾和复盘。
今年7月下旬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引起广泛关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国际制造名城,东莞拥有1000多万常住人口,对外交流频繁,人员往来众多,疫情防控形势格外严峻。
东莞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带领全市人民集中力量开展攻坚,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四个月来,东莞疫情始终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未发生一起暴发疫情,顺利实现10月底“动态清零”目标,成为全省疫情防控当之无愧的“优等生”。目前,东莞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疫情均呈零星偶发态势。
全市卫生健康部门作为整个疫情防控的牵头部门和党委、政府的参谋与助手,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全市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中坚力量,市疾控中心积极弘扬“莞疫先锋”争先创优、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为打好打赢这一仗贡献良多。

钟逸菲介绍,为坚决防控虫媒传染病,市疾控中心构建了“六位一体”防控工作体系,聚焦应急处置、监测预警、风险研判、培训指导、监督执法、健康科普六大核心防控领域;在防控实践中又系统构建并完善了七大防控体系,涵盖指挥体系、蚊媒密度控制、病例管控、应急处置、哨点监测、差异化防控和基层保障。七大防控体系相互衔接、协同发力,构建起“统一指挥、源头防控、阻断传播、早期预警、快速处置、精准施策、社会参与”的防控格局,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实现由应急响应向常态化防控的平稳过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堂镇是“东莞北大门”,与广州增城区新塘镇接壤。在此轮疫情中,中堂镇跨市人员多、受外溢风险大,防控形势异常复杂。刘晨从“体系设置”“技术落实”“机制优化”等角度,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立体生动地讲述了中堂镇如何织牢镇街防控网,构建全民参与、精准施策的防控格局。

社区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社卫机构如何既当“社区健康守门人”,也做“疾控一线执行者”,不断增强基层公共卫生能力,切实为辖区居民织起一张更安全、更稳定的社区防控网,引人深思。袁仲勋详细介绍了东城社卫中心聚焦“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部门协同”三个维度,走出了一条以夯实技术、协同共治保障可持续性虫媒传染病防控的特色道路。
可以说,钟逸菲、刘晨、袁仲勋分别从市、镇、社区三个维度,分享了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特色做法与创新实践,每一个分享都凝聚着奋斗的汗水,每一份经验都蕴藏着智慧的结晶,都极具借鉴意义。
除此之外,医疗机构也是整个“两热”疫情防控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医疗机构承担着可疑病人的接诊、筛查、检测,以及确诊病人的隔离、治疗;同时,医疗机构还面临着院感防控的重要任务,贡献巨大。



▲学员代表分享心得体会
事非经过不知难。东莞之所以能交出如此优异的答卷,背后既有监测员蹲在太阳下数出来的数据、消杀队员背着喷壶走出来的覆盖范围、流调员熬着夜查出来的轨迹,更有城管部门帮着搬垃圾的力气、教育部门盯着学校排查的细心、社区人员挨家挨户喊居民清积水的热心、居民主动配合消杀的理解。
虫媒传染病防控不是某一个部门的“独角戏”。对此,张巧利给予充分肯定。她表示,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前瞻部署,加上措施严实、奖惩分明、各司其职,是确保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她向连续奋战的全市卫健人致以衷心感谢。
虫媒传染病防控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张巧利指出,根据研判,明年的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疫情防控形势也不会轻松。接下来,全市卫健系统要以更强的专业能力、更优的协作水平、更实的工作作风,持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优化应急处置流程、深化部门协同机制,做到平急结合,使常态化防控工作更加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赞
22
文盲无赖
10小时前
市委书记领导有方,东莞防疫领先一步🚀!
541961825
10小时前
东莞加油👍,防疫工作做得好,健康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