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美育· 探寻特色——东莞举办基础教育美育研讨活动
在国家大力推动美育建设的背景下,东莞积极探索特色化发展新路径,推动美育从“边缘”走向“核心”。2025年11月4日,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深耕美育实践·探索特色路径——2025东莞市基础教育美育研讨活动”在东莞中学洪梅学校报告厅成功举办。活动汇聚高校专家与一线名师,通过理论引领与案例展示,为区域美育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实践参考。
作为承办方代表,东莞水乡未来学校校长孙军棵在欢迎辞中表示,学校坚持“全面发展、美育见长”的办学定位,旨在回归教育本质,通过多样化美育实践,助力东莞基础教育实现优质化、特色化发展。
美育新程:从“边缘”走向“核心”
东莞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林勤在致辞中强调,美育是“五育”中最注重个性培育的一环,重在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他指出,美育已从教育边缘跃升为核心环节,成为学生综合素养与健全人格培养的关键路径,并期待东莞水乡未来学校成为全市美育发展的重要平台。

林勤。
艺理交融:顶尖学者助力美育实践
活动期间,孙军棵校长为清华大学张夫也教授颁发聘书,正式聘请其担任东莞水乡未来学校至美艺术学院专家顾问。

孙军棵向张夫也颁发专家顾问聘书。
随后,张夫也教授作《解析艺术与设计之美》专题讲座,从“美是什么”“审美何为”等根本问题出发,系统解析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区分艺术美与现实美,并深入探讨感性、理性、文化、创造四个审美层次,为美育课程实施提供了扎实的学理支撑。

张夫也作专题讲座。
本土实践:美育融合与课程创新
孙军棵校长随后以《东莞水乡未来学校美育实践的思考与规划》为题,从发展前景、美育解读、选择理由与实践构想四个维度,系统阐述学校美育实施路径。他提到,学校已陆续聘请中国音乐学院林俊吉教授、清华大学张夫也教授等专家加盟,持续强化学术支持体系,逐步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美育新模式。

孙军棵。
来自东莞外国语学校的王柴慧老师分享《传统人文·工笔魅力》教学案例。她以“工之精神、笔之魅力、人之共鸣”为脉络,构建“5441”教学框架,推动传统工笔画与现代美育深度融合,展现美育模块课程的创新活力。

王柴慧。
东莞市“太阳之子”名师工作室则讲述团队从萌芽、协作到持续成长的音乐教育之路,体现“无痕浸润·无界融合”的美育理念,呈现一个以艺术滋养生命、以坚持成就梦想的育人样本。

东莞市“太阳之子”团队名师工作室上台分享。
美育回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活动在“太阳之子”团队的歌声中圆满落幕。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并对美育有了更深理解。
东莞外国语学校音乐科组长方筠谈到:“美育不仅是技艺传授,更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背后的文化与情感,让美成为可感可及的生活体验。”
洪梅镇音乐教研员黄金凤认为,美育应超越技能层面,重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这是为孩子的生命底色注入温暖与力量。”
赞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