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里收获成长
2025年秋季学期起,我市每个镇街将至少安排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开展半天校外(特色)活动。目前,全市已有1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率先启动这一活动计划。“东莞慧教育”将持续推出“每周半天校外活动”系列报道,展示各镇校的创新做法与经验,为更多学校提供可借鉴的范本,推动我市每周半天校外(特色)活动全面铺开,积极培养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的未来一代,助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半天校外(特色)活动部署,望牛墩镇以“行走的课堂·成长的足迹”为主题,依托“红色铸魂、科创赋能、体劳融合”三大实践平台,联动本土企业与红色资源打造特色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拓宽视野、提升素养,推动育人方式改革落地见效。
红色铸魂:沉浸式传承红色基因
望牛墩镇深挖本土红色资源,将镇委党校、城市会客厅、革命烈士纪念碑、县委机关旧址等红色打卡点纳入校外活动课程体系,编制《望牛墩镇红色研学地图》。各学校组织4—8年级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讲解员现场授课、历史场景还原、红色故事分享等形式,开展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前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活动后通过征文、演讲等形式巩固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在行走中感悟红色精神。



参观望牛墩城市会客厅
科创赋能:企业课堂解锁实践新知
望牛墩镇教育管理中心精准对接本土企业资源,将鲲鹏智飞特种装备(广东)有限公司、供水公司、金添动漫食品公司、凸版艺彩(东莞)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屹泰水晶、家家谊、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茂春里·望汐坊等企业设为校外实践基地,开发系列科创课程。学生走进企业生产车间,近距离观察无人机生产、制水工艺流程及制水原理、膨化食品生产线、包装印刷工艺流程、水晶加工技艺等,直观了解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企业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生产原理与行业发展,引导学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在“看、听、问、做”中提升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实现校内知识与校外实践的深度融合。



参观望牛墩本土企业
体劳融合:赛事实践促进全面发展
践行“体育即教育”的理念,将“动起来杯”小学跨校班际跳绳联赛、篮球赛以及中学的级部“大体育课”融入每周半天校外活动,以体育竞技推动体劳融合。比如,5间公办小学跳绳赛1—6年级学生全员参与,1—4年级采用“视频隔空”比赛形式,5—6年级实行主客场“同场竞技”,篮球赛5—6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通过跨校班际对抗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落实全员体育。同时,联动盛丰源农场、镇体育馆、滨江公园等资源,开展农耕劳动、社区服务、体育拓展等活动,构建“三级四类”劳动教育体系,让学生在体力劳动中锤炼意志,在体育竞技中增强体魄,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体劳融合
目前,望牛墩采用“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策略,2025年秋季以望牛墩中学初一级、实验小学四年级为试点推进校外活动,下来,将全面覆盖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通过“教管中心—学校—社区—镇各部门”四级协同机制,整合资源保障、安全管理、经费支持等五大保障体系,确保校外活动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未来,望牛墩镇将持续优化校外半天活动的课程设计,打造更多特色实践案例,让每周半天校外活动成为学生成长的“活教材”。
赞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