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百千万工程”见成效丨幸福到家!温塘 “闲置地”蝶变“滨水公园”

来源:东莞东城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马逸林 小编
2025-09-10 07:50:21
订阅

三年深耕,初绽繁花。在“百千万工程”浪潮推动下,东城街道精准发力、多点开花,全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东莞东城推出系列报道,展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今天,我们走进温塘滨水公园,了解东城街道依托古树碧水“细绣”城市公共空间、深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生动实践,挖潜赋能提升城市品质,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积极做法与成效。

古树、浓荫

凉风、碧水

在温塘社区

推窗见绿、步步皆景的幸福

触手可及

随着“百千万工程”实施

曾经的闲置地变身滨水公园

成为居民生活的幸福空间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蚊虫乱飞,如今推门见绿、步步皆景,成了我们遛弯的‘后花园’!”傍晚,家住温塘社区的袁阿姨在百年古芒树下悠然自得,笑意盈盈。

▲改造前

温塘滨水公园位于棠美术馆后侧,过去是杂草丛生的被遗忘的荒废角落,三口天然大塘和数株百年古树如“幽居佳人”深藏不露。

▲改造后

自2023年“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东城街道各社区着力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持续优化美化乡村风貌,以“绣花”功夫盘活边角地、闲置地,让昔日的“遗忘角落”蝶变为家门口的“城市后花园”。温塘滨水公园的蜕变正是“百千万工程”结出的丰硕成果和又一生动的案例。

点石成金

荒芜边角变身城市公园

东城街道与温塘社区匠心独运,深挖这片区域的生态价值,依托天然大塘和古树群落的天然肌理,修建环湖滨水步道,开展古树保护,升级照明设施,添置居民休憩的石桌石凳,建设休闲小广场和生态停车场,打造环湖滨水公园,激活区域公共空间价值,为“百千万工程”再添新彩。

如今,曾经的城市荒芜角落变身绿意盎然的滨水公园,成为居民门口的“城市公园”,“公园自由”也成为居民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

泼墨成画

古树碧水凸显生态肌理

百年古树冠盖如伞,三池碧水涟漪轻荡,与远处棠美术馆的艺术气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改造前

▲改造后

“我们坚持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依托天然生态肌理,用最小干预实现最大的价值共享。”温塘社区负责人介绍。

项目主要以古树为笔、碧水为墨,通过微地形梳理、夜景灯光晕染、景观小品点缀,让自然的田园野趣与自然生态美学共生共融,打造“人在画中走,画在景中游”的沉浸式体验。

幸福到家

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傍晚,金色晚霞洒落湖面,孩童在步道上追逐嬉戏,青年沿湖夜跑,老人围坐古树下闲话家常……“以前是‘断头路’,现在一步一景,每天来走8000步都不够!”居民袁先生竖起大拇指。

“公园建好后,我经常出来遛弯,逗逗附近的娃娃,生活很快活”出来遛弯的袁阿姨说道。

在荔枝、芒果成熟的时节,滨水公园也吸引众多的摄影爱好者来打卡拍照。接下来,温塘社区也将依托公园的优越环境举办“古树下的音乐会”“荷塘夜读”等群众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温塘滨水公园是“百千万工程”在东城落地的生动缩影。东城街道将持续以匠心“绣”出更多公共空间,让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民生福祉。

古树大塘泼墨成画

碧水浓荫激活空间

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

东城街道正以一个个

温塘滨水公园式的鲜活实践

持续擦亮“幸福宜居”的民生底色

让群众在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生活中

收获稳稳的幸福

18

推荐
评论
  • 木棉骑士

    0
    举报

    09-11

    哇塞,这变化也太棒了吧😜,必须给点赞👍

加载更多
1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