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东莞好医护⑬ | 陈笑兴:“外科小钢炮”到“银发摆渡人”,她是失能老人的“亲闺女”

来源: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黄佩玲 小编
2025-07-23 08:17:07
订阅

今年是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联合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举办“东莞好医生、东莞好护士”评选活动的第十个年头。

十载春秋,砥砺前行,这一历程深深镌刻着东莞卫生健康工作者们的无私奉献与不懈拼搏。十年来,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势,“东莞好医生、东莞好护士”这一品牌,已从萌芽的种子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在东莞卫生健康系统中熠熠生辉。

十年间,一大批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领域的医护人员,凭借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脱颖而出,成为全市卫生健康行业的杰出代表。

十年间,榜样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全市8万多名卫生健康工作者投身守护人民健康的事业中,塑造了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行业文化生态。

十年间,评选活动从无到有,影响力从弱到强,已成为全系统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金字招牌,成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

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第十年,我们迎来了2025“东莞好医生、东莞好护士”,新一届20名标杆将于8月19日亮相玉兰大剧院,接受全社会的礼赞与敬意。

7月10日起,我们将逐篇分享2025“东莞好医护”的“好”故事,倾听他们的“好”声音!

“陈姑娘来了!”

每天清晨,东莞市洪梅医院护理院内,83岁的李婆婆都会扶着助行器挪到走廊尽头,像等待女儿一样等那个熟悉的身影。护士长陈笑兴一出现,总先蹲下身替老人抻平裤脚,再扶着老人去吃早饭。老人们新的一天,又被她“点亮”了。

到了傍晚时分,洪梅医院护理院的走廊亮起柔黄的灯,像一条温暖的河。37岁的陈笑兴从走廊这头检查到走廊那头,她走进每一个病房,亲切地和老人交谈,查看老人的情况,她的护士鞋鞋底与地面合奏出一首只有老人听得懂的摇篮曲。

“阿婆,今天桂花糕咬得动吗?”她蹲下身子,把轮椅上的冯阿婆掌心摊开,轻轻摩挲。那双手曾插过秧、摇过蒲扇,如今布满褐色的寿斑。陈笑兴像对待初生婴儿一样,把温度一点点按进阿婆的掌心。

这一幕幕每天都在上演。老人们说,只要听到那串熟悉的脚步声就知道,“阿兴来了,天不会黑”。

2007年,陈笑兴初到洪梅医院时,是外科出了名的“小钢炮”——换液体一路小跑,给术后病人翻身“一手托背一手托膝”,麻利得像一阵风。

直到有一天,一位做完手术的老伯因为怕疼,死活不肯下床。陈笑兴想像往常一样去拉他,老人却一把抓住她:“姑娘,我疼,也怕给你们添麻烦……”那一刻,她突然明白:老年护理不是“快”,而是“慢”——慢到能听见老人心脏跳得比输液滴速还慢。

此后,她一头扎进老年专科培训,把晚上练急救的劲儿用来练“喂饭”——拿自己的手臂当模型,练怎样托下巴防呛咳;把原本背外科口诀的脑子用来背老年抑郁量表。2020年,她成为广东省首批老年专科护士。洪梅医院护理院准备开业时,她成为护理院的“开荒牛”。当时,她带领团队刻苦钻研,建章立制、培训,为护理院的发展奠定基础。

年过八旬的覃伯是位高龄失能老人,有吞咽功能障碍,不能与人正常交流,在被送入护理院内疗养之初,状态不佳,消极度日。陈笑兴发现老人的情况后,决定帮助他解决心中的“抑郁”。

她给覃伯每日安排了在笔记本上写日志、练书法的“作业”,给他播放新闻片,引导他在大厅内和其他老人互动社交,很快这种方式起作用了,护士们发现,覃伯精神状况越来越好,字迹愈加工整,每日看报写笔记,甚至张罗着要组局打麻将。

覃伯言语虽不利索,但在病房内,他见到陈笑兴时,会竖起大拇指给她点赞,还会敬礼感谢。覃伯颤颤巍巍地指向桌面的日记本,上面写着,“笑兴是位好同志,对人热情,关心别人……我能遇上这样一位同志,是我的荣幸。”

77岁的朱伯,年轻时是工程师,在生命的暮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退休后他帮女儿带娃,因为年纪较大,常觉得力不从心,加上孩子闹腾,时刻关注孩子情况的老人忧虑过度,确诊重度抑郁症。

生病的日子里,朱伯面容憔悴苍老、目光迟滞,孙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焦虑加重、自责自罪,甚至还拒绝喝水和进食,不配合吃药,出现自杀倾向,体重从原来的80公斤急剧下降到43公斤,裤管空荡荡像两面旗。

家属周转多家医院后来到洪梅医院护理院。医护团队为其做了全面的检查,并制定了康复计划。陈笑兴从“疾病治疗”加“心理治疗”两方面着手。得知朱伯曾是工程师,最爱画图纸,她把A4纸裁成小块,放在托盘里,“朱工,今天咱们给护理院设计一座桥,好吗?”

第一顿饭,朱伯只吃了三口粥。陈笑兴不催,默默把粥温在保温杯里,像守着一盏灯。三天后,三口变六口;两周后,老人开始自己握着勺子。那天,陈笑兴特别感动,“他每咽下一口,都像把我心里的石头也咽下去。”

三个月后,朱伯体重回到60公斤,能在康复车上推着走200米。她的女儿在“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揭牌仪式上哽咽道:“我爸把这里当成了‘工地’,每天‘打卡’上班。”台下,陈笑兴笑了,她知道,老人画的最后一座“桥”,是通往家的那条走廊。

在护理院,铃声不是命令,而是需求。夜里两点,陈笑兴的手机一震,是林爷爷想喝玉米羹。10分钟后,她捧着一碗撒了枸杞的甜羹端到老人床前。林爷爷喝一口,咧开没牙的嘴:“就是这个味儿,我老伴在的时候,冬天总熬。”

为了让护理院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几年,陈笑兴用温情护航,独创医养融合特色,为长者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四种生活服务区域,实现一站式医养需求全方位照护体系。

他们构建了一个包含社交、运动、饮食、文化、健康、心灵和财务管理的七大核心需求的体系,打造“五位一体”享老家园。针对认知功能减退老年人,他们提供包括多感官刺激疗法、音乐疗法、怀旧疗法等在内的非药物疗法。

陈笑兴还牵头建立“时间银行”,设“爱心余额宝”。积极拓展志愿者助老服务,推动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为老服务”的养老志愿服务发展模式。推广“安宁疗护”,强化“舒缓医疗”。开展“中医康健”“营养膳食”“音乐治疗”“芳香舒缓”等特色服务。

在她的努力下,洪梅医院护理院的医护人员将“亲人化”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这里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陈笑兴说,“我一个人能抱动的夕阳有限,一群人就能托起整片晚霞。”

暮色四合,护理院的灯一盏盏亮起。陈笑兴弯腰替一位婆婆系好鞋带,起身时,天边最后一缕夕阳落在她白色的护士鞋上,像给她镀了一道金边。那一刻,仿佛夕阳被她轻轻捧起,托成了明天的朝阳。

东莞好医护档案

陈笑兴,女,37岁,主管护师,中共党员,广东省老年专科护士,东莞市医养健康协会医养护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现任东莞市洪梅医院护理院护士长,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从一名普通外科护士成长为护理院的护士长,她不仅在专业技术上精湛,更在日常工作中以满腔热情、善良、尽责和耐心的态度,为老人们提供细致入微的照护,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成功帮助许多重度失能的长者提升到中度失能,甚至能够回归家庭。

她努力推广营造“家文化”服务,护理院的医护人员将“亲人化”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这里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她的工作获得了广泛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医院“优秀干部”,曾获评“东莞好人”。洪梅医院护理院更是相继获评“广东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广东省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荣誉,树立起了广东省内的新标杆。

27

推荐
评论
  • li1230

    0
    举报

    07-24

    点赞陈笑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 吉祥铺评估

    0
    举报

    07-24

    ‘亲闺女’般的照顾,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

  • 东莞三棵树漆

    0
    举报

    07-24

    这位‘银发摆渡人’,把爱心当船桨,太棒了!🌟

  • stmasma

    0
    举报

    07-24

    陈笑兴护士真是东莞的温暖阳光啊!😊

加载更多
4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