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 谢岗“六维”攻坚,绘就高质量发展安全底色
如何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从文件要求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如何让“治本攻坚”不流于形式,真正触及风险隐患的根源?
今年以来,谢岗镇以覆盖全域、深入肌理的力度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谢岗镇创新以“高位推动、信息收集、完善制度、重点排查、宣传教育、部门协同”六个维度为抓手,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治理”深刻转变,努力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
以上率下,压紧责任的“硬杠杠”
在谢岗镇,安全生产不是某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党委、政府牵头抓总的“一盘棋”。
谢岗镇党委、政府先后组织16次专题会议和季度会议强调安全生产。该镇领导班子在重点时段下沉一线,明查暗访235家次,足迹遍布各类生产经营场所。这种“以上率下”的作风,将压力实实在在地传导至最基层。
与此同时,《谢岗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的出台,如同一份清晰的“作战图”,将宏观任务分解为各部门的具体动作。而季度编制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报告,则如同一面“镜子”,定期照见工作成效与不足,让监管职责无法虚化。

从“人海战术”到“数字导航”的监管变革
传统安全监管,常面临“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困境。谢岗镇选择向科技借力,让数据说话。
谢岗镇安全生产统筹协调小组每月编制的《安全生产月度报告》,已成为各部门负责人的“案头必备”。这份报告不仅系统梳理全镇安全态势,更深入分析工贸、危化等领域风险,并提出精准的排查重点与防控建议。“过去检查靠经验、靠感觉,现在这份报告就像一份‘体检报告’,告诉我们问题可能出在哪里,监管的靶向性极大增强。”一位基层应急管理人员如是说。
更引人注目的是“风险一张图”的绘制。应急管理分局的风险企业分布图、住建局的危房分布图、自然资源分局的地质灾害点分布图……13个部门将各自领域的风险点“落图管理”。它实现了从静态管理到动态感知的飞跃,让监管人员能够“按图索骥”,快速锁定目标,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为模糊地带划出“责任田”
治本之策,在于制度。谢岗镇着力用制度堵塞监管的“漏洞”与“盲区”。
新企业投产,监管如何及时跟上?《关于加强新投产和停产退出企业项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应运而生。它激活了村(社区)的“神经末梢”作用,通过属地摸排,确保对新入企业,特别是珍珠棉、锂电池等高危企业,实现监管无缝衔接。
而《关于进一步明确部分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通知》则直指“老大难”问题。医养结合机构、临水装卸作业、打击非法成品油……31个细分领域的监管职责被一一厘清。
“以前遇到一些交叉领域的问题,部门之间常需要反复协调推敲,现在文件规定得明明白白,谁主管、谁负责,扯皮少了,效率高了。”一位部门负责人感慨道。

一次例行检查排除“危化地雷”
隐患排查,重在实效。谢岗镇围绕高风险领域,展开了全链条的“排雷行动”。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7503家次,发现重大事故隐患376项,这背后是无数个具体而微的攻坚故事。
今年10月21日,谢岗镇应急管理分局工作人员在一次例行排查中,凭借专业敏锐,发现一家企业在使用一种名为“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化学品。该物质存在显著安全与环境风险,加热后易燃烧分解,不仅分解物具有燃烧爆炸隐患,还可能对水体环境造成毒害。
“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核实用量、用途和储存方式,并立即查阅其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对照《危险化学品目录》进行比对。”参与此次行动的工作人员回忆道。确认其为危险化学品后,立即指导企业设立专用仓库,阴凉通风、远离火源、分类存放。
此外,在铁路沿线安全治理中,谢岗镇创新采用“先分头摸排、后联合整治”的模式,摸排出各类风险场所130处,并成立联合检查组集中攻坚;对全镇锂电池企业进行新一轮“起底式”摸排,更新台账;针对迁入的珍珠棉企业,多部门联合执法“第一时间”上门……这些行动无不体现着“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的治理智慧。
从“要我安全”到“我会安全”的意识重塑
今年以来,谢岗镇正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
分层分类的精准培训是其一大特色。从企业负责人到一线员工,从通用标准到高危行业专项要求,今年以来,全镇已开展各类培训覆盖数万人次。线上学习考核、专项培训会等多种形式,旨在补齐企业安全履责的短板。
宣传形式也更接地气。“安全生产月”期间,粤海产业园内的活动热闹非凡。专家授课警醒人心,“大家谈”环节经验共享,十余个科普摊位前,员工们争相体验。“实操灭火器后,心里有底了,也知道在车间发现隐患要及时上报。”员工小王的感受,代表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声。而定期制作的动画、案例小视频,通过新媒体矩阵推送,则让安全知识突破了时空限制,飞入“寻常百姓家”。

握指成拳实现全镇“一盘棋”治理
安全生产涉及面广,单一部门力量有限。谢岗镇的优势在于成功凝聚了各部门的专业力量,形成了握指成拳的合力。
今年国庆节前,有1家珍珠棉生产企业迁入谢岗镇。鉴于珍珠棉生产存储环节存在易燃风险,事关中秋国庆双节关键时段安全,谢岗镇迅速统筹应急管理分局、消防大队、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环保分局和城管分局5个部门,组建联合执法组开展多频次安全检查,同步向企业负责人宣讲安全生产要求,通过高频次核查与精准指导,切实压减企业安全隐患。

城管分局紧盯燃气安全,推动餐饮场所100%安装报警装置;消防大队全域整治电动自行车隐患,从销售端到使用端进行全面规范;交通运输分局守护道路安全,拆除隐患广告牌,严查客货运企业;经济发展局联合多部门对废品回收站进行“扫描式”检查;交管大队则通过高频次约谈和严厉执法,维护着道路交通秩序……
这些部门看似各司其职,实则是在镇安委会的统一协调下,朝着同一个目标协同作战。这种“一盘棋”的共治格局,有效打破了部门壁垒,形成了信息共享、措施联动、力量互补的监管网络,让安全隐患在“聚光灯”下无处遁形。
赞
21
雪雪汤花
13小时前
安全生产工作能这么转变,太牛啦!😜
成交都是为了爱
13小时前
谢岗这招‘六维’攻坚,真是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