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情况是癌症的高危因素!要早早做好2件事→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最大元凶。
目前已知HPV共有200多种型别,根据其致癌性的不同,HPV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其中HPV16和HPV18是致癌性最强的两种高危型别。HPV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01
这6种情况是高危因素
性生活过早、多性伴侣、多孕、多产、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等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青春期女孩下生殖道发育尚未成熟,过早性生活会使宫颈上皮多次重复暴露于某些细菌或病毒,产生潜在细胞变异;
多性伴侣会使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多次分娩或流产会导致宫颈反复损伤,削弱局部免疫屏障。
此外,遗传易感性也不容忽视,有关人群研究发现,HLA-DPB2、EXOC1和GSDMB等基因位点突变与宫颈癌进展相关。
02
做好这2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健康教育是宫颈癌防控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预防宫颈癌的认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安全性行为等)和HPV疫苗接种。近年来,在我国年轻女性群体中,呈现性行为年龄提前和高危性行为上升的趋势。需要对适龄男女开展安全性行为教育(推迟初次性行为、减少高危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第一件事:接种疫苗
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预防HPV感染,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目前,我国已上市了5种HPV疫苗,包括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
优先推荐宫颈癌发病高风险生活方式的适龄女性尽早接种HPV疫苗。
既往感染过HPV或有宫颈细胞学异常的适龄女性仍可接种HPV疫苗。
遗传易感位点变异的适龄女性(HLA-DPB2、EXOC1和GSDMB基因突变等)应尽早接种HPV疫苗。
近期有妊娠计划和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不宜接种HPV疫苗。
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重点是9~14岁女孩。
推荐27~45岁有条件的女性接种HPV疫苗。
推荐9~26岁男性接种HPV疫苗,倡导男女共防。
女性在有初次性生活之前接种HPV疫苗,效果最佳。
近日,国家疾控局等七部门发出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将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自2025年11月10日起,组织各地为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间隔6个月)。此前已自费接种首针疫苗的适龄女孩,也可免费接种第二针。
第二件事:定期筛查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变的重要手段。筛查的目标是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干预。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HPV DNA检测是目前最主要的两种宫颈癌筛查方法。
TCT是一种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主要看取材细胞有无异常(看结果)。
HPV DNA检测可判断宫颈上皮是否感染HPV,并确定感染的HPV型别(追寻病因)。
建议21~65岁的女性定期进行筛查;
21~29岁每3年做一次TCT;
30~65岁可选择每3年单独做TCT或每5年做TCT联合HPV检测。
接种HPV疫苗后仍然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有性生活史、HPV感染高风险人群,需要定期检查。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建议进行宫颈癌基因检查。
如果已经确诊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病理学诊断为鳞状上皮低级别病变(LSIL/CIN1)者通常不需要接受治疗,建议6~12个月复查细胞学和HPV检测;
宫颈癌前病变,包括鳞状上皮高级别病变(HSIL/CIN2,3)和原位腺癌,其治疗方法包括宫颈切除性治疗和消融治疗;
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是主要方式;
对于中晚期宫颈癌及复发的患者应首选同步放化疗或者免疫治疗。
至少90%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降低死亡率。规范治疗后仍需要定期复查。
主动接种疫苗、定期筛查、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是每位女性为自己筑起的健康防线。
赞
69
angelat燕
5小时前
哇塞,健康最重要,预防宫颈癌,从了解HPV开始!🍀
southboy
9小时前
预防宫颈癌,从了解HPV开始,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guanglin
9小时前
希望所有女性都能健健康康的,定期检查很重要哦!🌟
mthgh_1jb
9小时前
知识就是力量,了解这些高危因素太有必要了!📚
皇家老妖
9小时前
看来我得赶紧去打个HPV疫苗了,安全第一嘛!😉
21441958
9小时前
哇,健康最重要,预防胜于治疗啊!🍀
fuxiaoe
20小时前
健康无价,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远离癌症!🌟
喜欢小可爱
20小时前
原来HPV感染是主要原因,看来大家都要提高警惕了!👀
ぷ晓珺ぷ
20小时前
感谢科普,以后要多关注这方面的知识,防患于未然!📚
q健良q
20小时前
宫颈癌太可怕了,希望所有女性都能重视起来,保护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