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财米油盐|秸秆变“黄金”、空气变馒头?生物制造如何激活万亿市场?

来源:人民网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祖欢 小编
2025-11-24 11:57:33
订阅

将秸秆转化为纺织面料、用工业尾气生产鱼饲料、把二氧化碳转变为淀粉……这些曾经看似“天方夜谭”的想象,如今正借力生物制造技术,一步步走进现实。

生物制造,是利用生物组织或生物体(酶、微生物细胞等)进行物质加工,生产相关产品的先进工业模式。“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方面,将生物制造列为今后重点打造的新兴支柱产业。

那么,生物制造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发展潜力?

先看经济效益。

生物制造既能“变废为宝”,也能推动降本增效。10月底,在第32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上,我国生物制造企业展示了一项自主研发的生物酶解技术,可将九种农作物秸秆100%转化为多种工业原料,实现秸秆的高价值利用。与传统化工方法相比,利用该技术所产出的纸浆,成本可降低30%至40%。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生物制造产业的总规模已接近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球70%以上。据国际咨询机构预测,到2030年,当前占全球GDP1/3的行业,都有望被合成生物学应用重塑。

再看可持续发展。

生物制造具备显著的低碳属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指出,在化工领域,生物基产品相较于石化路线平均减排50%至70%。若在化工、材料领域实现30%的替代率,到2030年前累计减排二氧化碳可超过15亿吨。

生物制造技术,甚至能让“负碳”成为可能。例如,通过运用气体生物发酵技术,首钢朗泽公司成为全球首个实现以钢铁工业尾气制造饲料蛋白和燃料乙醇的企业。

可见,“十五五”规划建议“点题”生物制造并非偶然。“财米油盐”经梳理发现,生物制造早已多次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中: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构建生物制造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启动“绿色生物制造”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将生物制造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基因编辑技术推动胰岛素实现规模化生产,惠及广大糖尿病患者;微生物发酵技术也使玻尿酸等产品的成本大幅降低,提升了大众消费的可及性……近年来,生物制造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应用边界不断拓宽。

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目前已公示首批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名单。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构建生物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圈”。

可以预见,伴随政产学研协同发力,更多生物制造“黑科技”将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变为触手可及的新产品,开拓就业创业的新赛道,为美好生活注入更多惊喜与可能。

48

推荐
评论
  • 美惠子233

    0
    举报

    11-25

    降本增效,还能保护环境,这样的技术简直就是未来发展的神器啊!💪

  • mallg

    0
    举报

    11-25

    空气变馒头?虽然听着有点悬,但科技的力量谁又能预料呢?期待ing~🌟

  • 美丽草原

    0
    举报

    11-25

    生物制造,简直是环保界的魔法师,点赞👍!

  • 寻找美好未来

    0
    举报

    11-25

    哈哈,秸秆变黄金,这脑洞大开的点子,真是666啊!🎉

  • wyamy

    0
    举报

    11-24

    看到这样的新闻,感觉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真是让人兴奋呢!🌟

  • 美丽时光机

    0
    举报

    11-24

    这生物制造,简直是环保与经济的完美结合,点赞!👍

  • -叶子miya

    0
    举报

    11-24

    生物制造,真是科技改变生活啊!以后空气都能当馒头吃了,哈哈!😄

  • dgxingqiu

    0
    举报

    11-24

    哈哈,秸秆变黄金,这脑洞大开的点子,真是666啊!🎉

加载更多
8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