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笑果拉满!“开麦讲法”活动打造共创式普法新范式

来源:南方+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卢佩诗 小编
2025-11-24 09:16:59
订阅

11月22日上午,东莞市南城街道莞香印巷大草坪笑声不断、掌声频起,“开麦讲法,生活有‘法’——2025年宪法宣传周暨东莞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主题宣传活动、第四届法治文化集中宣传活动”在此举行。活动由东莞市委政法委、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市普法办联合主办,中国移动东莞分公司、南城司法分局协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承办。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在此背景下,伴随广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接连举办,以及东莞全域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文化正成为东莞这座文明城市的“硬核力量”。

从舞台到草坪,从开放麦到打卡闯关,从线上答题激励到摊位免费咨询,从共创拼贴诗到行业法治之声,本次活动以“可参与、可体验、可共创”的方式,让法律走进市民的日常,让法治文化在东莞的城市空间里“活起来”“亮出来”。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和出席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为东莞打造和美宜居、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注入鲜活的法治力量。

体验式普法、共创式传播

普法达人特训营首期收官亮相

活动当天,“普法达人特训营”首期学员把生活里的法律问题讲成了人人都能听懂的段子,把开放麦变成了一场兼具笑点与知识点的“法治秀”(点击了解详情>>)。

开场不久,现场就被一连串“生活里的法律题”点燃——有人从“520转账到底是不是借贷”切入,把甜蜜爱情讲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的情感测试题;有人把“先救妈妈还是先救女朋友”设计进互动环节,用轻松方式讲解法律义务与道德困境;也有人以购物小票、转账记录、邻里矛盾为素材,让合同、侵权、正当防卫、消费者权益等关键词自然嵌入笑点。在一次次抛梗与回扣中,法律从厚重条文里“走下来”,变成大家能听懂、记得住的生活经验与普法金句。

今年起,东莞创新推出了群众性法治文化系列活动“普法达人特训营”,让普通群众体验法律与不同文化形式的巧妙融合,让普通群众参与法治文化作品的创作成为可能。首期学员立足开放麦这一形式,接受线上集中培训、开放麦专业观摩、一对一改稿会、线上评议会等系统课程,在导师指导下不断打磨表达技巧、改进作品内容,在实景舞台中完成从“素人”到“普法达人”的成长。

“此次活动通过‘体验式普法、共创式传播’,让普通群众在创作中理解法律、在表达中传播法治、在共创中提升素养。”东莞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朝晖在致辞中表示。

今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实施。活动现场发布了“红楼说法治宣传教育法”MG动画视频,借宝玉、黛玉的视角“以身试法”,用戏剧化表达解读新法,让“大观园”成为一次生动的法治课堂。

法治LIVE秀环节同样亮点纷呈,东莞供电局50Hz乐队、中国移动东莞分公司的歌手作为行业“法律明白人”代表助阵,带来原创法治歌曲《法治在莞电》《和法同行移路有你》,点燃现场氛围,打造专属“法治之声”主题舞台。

现场还发布了线上答题小程序,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学法渠道。

玩得尽兴、学得扎实

法治文化在草地上“开花”

草坪上,法治故事与文化创意相映成趣、“生根发芽”。

市民参与“诗歌巡游”法治拼贴诗创作互动。

市民在观看“约法三章,文明同行”三行情诗征集活动的成果展示。

活动现场,80余首市民创作的法治三行情诗被系挂在树枝与草坪间,形成一片充满诗意的法治景观——这是“约法三章,文明同行”三行情诗征集活动的成果展示。该活动自11月初启动以来,吸引了近百名市民参与,大家以“爱”“承诺”“守护”“公平”“信任”等为情感切口。结合家庭、邻里、校园、职场、网络、消费等生活场景,呈现了法治在东莞“全域文明建设”中的日常性、生活性。

互动区同样人气爆棚:

“诗歌巡游”将法律知识与拼贴诗创作结合,增强参与者对法律文化的认同感;“正义盲盒”以惊喜感激发群众自主探索法律知识的兴趣;“正义飞行棋”让群众在闯关中轻松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要点;“法治投壶”“公信力投篮”以“壶”“篮筐”与权利概念的精准配对,让抽象法律知识一目了然;“智慧九宫格”则把生活中的典型情境转化为责任判断挑战,在趣味投掷中完成一次法律常识的“即时测验”;30多个部门的咨询摊位依次排开,为市民提供专业的法律答疑服务。市民完成互动任务即可集章兑换纪念品,吸引众多群众驻足打卡。

咨询摊位在宣传防范诈骗知识。

接下来,东莞将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东莞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并将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普法格局,并持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实现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的转变,让法治精神真正融入城市发展、浸润市民心田。

52

推荐
评论
  • 150035840

    0
    举报

    11-25

    这活动太酷啦,法治精神润民心😜

  • chuan923

    0
    举报

    11-24

    厉害啦,这种共创式普法太有意思啦😃

  • 爱*的转折点

    0
    举报

    11-24

    哈哈,这样的普法方式简直绝绝子👍

  • v123

    0
    举报

    11-24

    这活动太酷啦,法治精神这样传播超棒😜

加载更多
4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