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明确:这些行为也是家暴!
提起家庭暴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身体伤害,然而一种更为隐蔽的精神暴力,伤害同样严重。
11月21日,最高法发布2025年中国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其中法院审理的一起典型案例明确认定,一方通过自伤、自残或以此相威胁,使对方产生精神恐惧,从而达到控制目的的行为,同样构成家庭暴力。
自伤自残相威胁
精神暴力也是家暴
2024年10月30日,在重庆市巴南区某小区,一对夫妻因家庭琐事发生激烈争执。当妻子鲁某试图带着孩子离开时,丈夫王某的极端反应,让这场家庭纠纷瞬间升级。
民警经过调查发现,王某没有直接殴打妻子,但他手持菜刀以自残相威胁的行为,在鲁某心中投下了很大的阴影。在阻止王某自残的过程中,鲁某被推倒在地受伤。恐惧之下,鲁某选择了报警,并在民警的协助下,向巴南区人民法院申请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并上传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木洞法庭副庭长娄婷表示,本案中,男方虽然并没有直接实施身体暴力,但其以自残自伤行为对女方实施威胁,使其产生持续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恐惧,最终达到控制女方的目的,对女方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了实质性的侵害,等同于恐吓的行为效果,属于精神暴力。
物理性和非物理性家暴
有何区别
基于此认定,法院在接到鲁某申请后仅用20分钟,便在线签发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王某对鲁某实施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并告知违反保护令的法律责任和行为后果。
这份裁定,清晰地划定了家庭暴力的法律边界,依法保障了当事人的精神自由,确认自伤、自残或以此相威胁从而精神控制的行为,属于家庭暴力中的精神暴力,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独立自主权及身心健康。
娄婷表示,家暴分为物理性家暴和非物理性家暴,两者主要区别在于——
物理性家暴是通过肢体暴力,比如殴打、捆绑等方式直接伤害身体。
非物理性家暴是通过精神或者情感手段造成对方心理伤害,从而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本案突破了身体损伤才能构成家庭暴力的传统认知,明确了非物理性家暴的认定边界,促进了家庭暴力防治体系的完善,为类似案例提供了重要参考。
赞
46
yangmayn
11-25
太好了,最高法让家暴无所隐匿😏
jubao福海
11-25
哈哈,最高法这一下子把家暴定义更全啦😜
网络01
11-25
最高法给力呀,全面打击家暴行为💪
大朗柏悦家具
11-25
支持最高法,精神暴力也是家暴呢🤗
只做你小柒
11-25
哇,最高法明确了,家暴无处遁形👍
国泰利肖瑛
11-25
最高法这规定太棒啦,精神暴力也不放过😎
凡高摄影拉拉
11-25
这规定真是太贴心了,精神暴力同样需要被重视和制止。为最高法的这一举措点赞👍,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wy4403
11-25
哈哈,最高法这规定太棒了👏,精神暴力也是家暴,这下可不能再让那些隐形伤害躲在阴暗角落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