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指未来!石龙3名残疾运动员备战正酣
在十五运会火热进行、残特奥会即将启幕的特殊节点,以东莞石龙籍残奥冠军陈敏仪真实经历为蓝本的电影《一“箭”钟情》陆续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而陈敏仪及其哥哥陈浩泉将参加本届残特奥会射箭比赛。与此同时,石龙举重运动员叶继雄将在“家门口”参加残特奥会举重比赛。目前,他们正在积极训练、全力备战,力求突破自我,向优异成绩发起冲击。
弓弦上的兄妹同心:
陈浩泉、陈敏仪兄妹的备战日常与坚守
挽弓、搭箭、瞄准、放箭……在日复一日的循环打磨中,力求将每一支箭都射向靶心的最优落点——这正是陈浩泉与陈敏仪目前在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备战残特奥会的日常写照。
陈敏仪战绩彪炳。她在2020年东京残奥会一举斩获W1级复合弓混合团体与女子W1级个人淘汰赛两枚金牌;随后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上,她再添W1级女子个人赛与W1级混合团体赛两金,成为残奥会“四冠王”。
她的哥哥陈浩泉同样成绩斐然。在2011年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陈浩泉获得男子复合弓两金一银,并在2021年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射箭比赛中获得男子个人复合弓公开级淘汰赛和团体淘汰赛两枚铜牌。

本届残特奥会射箭比赛将在深圳举行,陈敏仪将出战射箭女子W1级个人赛。她使用的弓有40多斤重,每天的拉力训练相当于提起30多斤的水桶上百次。她采用“三模块整合”训练模式,特别加强了坐姿稳定性训练和轮椅适配性练习。“除了每天超百次的拉力训练,我们还要克服轮椅坐姿带来的重心变化,在不同风速和光线条件下不断强化动作一致性。”
针对残特奥会的特殊赛场环境,陈敏仪特别强化了“极端场景适应”训练。教练组通过在射箭现场模拟观众欢呼、器械移动等各类声响以及突然缩短准备时间等方式,全方位锻炼她在压力下的专注力与应变能力。“保持专注,核心在于将‘重复’转化为‘精准迭代’。”在备战过程中,陈敏仪还特别注重训练的精细化,除了常规训练,她还加强了肩部与腰部的力量训练,并配合康复干预,以应对长期训练带来的运动损伤,确保以最佳状态参赛。
陈敏仪的哥哥陈浩泉也一同出战本届残特奥会射箭比赛。作为射箭男子公开级个人赛选手,他根据自身情况构建起适配、系统的备战方案。“我的训练围绕技术、体能和实战三个核心展开。”他介绍道:“技术上,我重点攻克在侧风、逆光等复杂环境下的瞄准策略;体能上则强化核心肌群的耐力与稳定性;实战中,教练会突然改变节奏或制造突发状况,以此磨砺我的临场应变能力。”

“射箭是一项与自我对话的运动,但要想射得准,必须先与自己的身体条件达成‘和解’。”面对压力,陈浩泉有自己的一套调节方法。“我会通过调整呼吸来快速平复紧张情绪。”他分享道:“状态有起伏时,我告诉自己‘允许不完美,但要保持进步’,并通过写训练日记来复盘,避免陷入情绪内耗状态。”对于即将到来的大赛,他目标明确:“想要赢得尊重,先要超越自己。赛场上,每一个十环都是用之前一百次脱靶的教训换来的。我会带着家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把石龙人的坚持射向更远的未来。”
面对家乡父老的期盼,陈敏仪与陈浩泉有着共同的目标:在残特奥会的赛场上全力以赴,奋勇争先,力争以优异的成绩为家乡赢得新的荣誉。
作为同在队里备战的兄妹,陈敏仪与陈浩泉的并肩之路,藏着旁人难及的默契与信任——训练中他们甘做彼此的“镜子”,毫不避讳地指出对方技术上的不足,帮彼此在重复练习里精准找到改进方向;生活里更像互相托底的战友。陈浩泉曾提及,有次自己因连续失误陷入情绪低谷,妹妹陈敏仪悄悄在他的箭筒上贴了张纸条,写着“哥,你专注射箭的样子特别帅”。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朴实的鼓励驱散了沮丧。
赛场上,他们是彼此最硬的弓,并肩冲锋向着荣誉发起冲击;生活中,他们是彼此最暖的伴,用相互支撑抵御风雨。这对石龙兄妹独特的“双向支撑”,正是他们征战残特奥会、为家乡赢得荣誉的最大底气。
杠铃下的坚守:
叶继雄的举重征程
随着十五运会举重比赛日程的推进,同样在石龙举行的残特奥会举重比赛脚步渐近。在北京的训练基地,备战氛围正酣。来自东莞石龙的举重运动员叶继雄,正一次次在卧推凳上向极限重量发起冲击——从70到100公斤的轻度力量训练开始,逐步增至120到140公斤,再到160到180公斤的高强度负荷,最终以200公斤的峰值重量开展组训。每一次杠铃的起落,都在为残特奥会男子88公斤级赛事的决战时刻积蓄力量。

“从石龙到国家队,家乡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心无旁骛举好每一次杠铃’的专注,还有石龙人‘突破极限、永不言弃’的坚韧。”这份精神,让叶继雄在一次次枯燥的练习中坚持下来。不同于普通举重项目,残疾人举重更强调上肢力量与核心稳定性,他的核心训练大多在卧推凳上完成,每一组动作都要求更加精准规范。
面对大重量带来的生理挑战和心理压力,叶继雄有着自己的“制胜秘诀”:与教练共同制定符合其身体特点的训练计划,并严格执行每一步。这种严谨也体现在他对伤病的预防中,“残疾人举重选手更容易出现肩部和腰部劳损,必须保持耐心,科学恢复。”
多年来,叶继雄坚持刻苦训练,一次次突破自己身体的极限,举起比自身重量重几倍的杠铃。在东京残奥会和巴黎残奥会上,叶继雄均成功摘得银牌。今年5月,在山东省菏泽市举办的2025年全国残疾人举重锦标赛上,他强势揽获最佳重量和总成绩两枚金牌。今年6月,在2025年北京残奥举重世界杯赛事中,他凭借强劲实力,一举摘得男子88公斤级单举和总成绩两枚金牌。
对于这场“家门口”的残特奥会,叶继雄表示:“作为东道主选手,我要展示残疾运动员的专业素养和精神风貌。”为此,他针对性地调整与恢复训练,确保以最佳状态出战。谈及目标,他语气坚定:“我会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突破自我极限,让更多人看到残疾运动员的无限可能。”
叶继雄在赛场上的全力以赴,与石龙赛场内外的精心筹备遥相呼应——所有人都为了同一个梦想: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全运盛会。目前,石龙以“无障碍、零距离”为核心理念,精心筹备这场展现残疾人体育风采的盛会。
在赛事筹备方面,石龙针对残疾运动员的特殊需求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并围绕“以赛验练、以练促改”的核心思路举办了测试赛,为正赛积累宝贵经验,力求以优质的场馆设施、优异的赛事组织、优等的服务保障,助力运动员在赛场上尽情发挥,展现更高竞技水平。
在场馆设施方面,作为比赛场地的石龙中学体育馆共设有8处无障碍坡道、10间无障碍卫生间和8个轮椅观赛席位,实现关键区域无障碍全覆盖。室内停车场另划定10个无障碍停车位,并增设1辆无障碍摆渡车与2个移动无障碍厕所,进一步提升观赛便利性。
在运动员接待方面,石龙名冠金凯悦酒店作为运动员接待酒店,已完成5间客房的无障碍卫生间改造,并为110间运动员房配置淋浴椅与手持花洒,其中50间客房已完成设施升级,全面满足运动员住宿需求。
此外,石龙镇还积极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整体提升,在比赛场馆、酒店周边及镇内主要干道的12个红绿灯路口加装智能过街音响提示装置,在4个公交站台增设语音提示系统,并改造6台无障碍公交车,用于赛事期间运动员接驳,全力构建“无障碍、零距离”的赛事动线。
与此同时,石龙镇致力于打造包容、友好的赛事环境。一方面,推进“全域文明迎全运”百日攻坚行动,通过普及无障碍志愿服务知识、倡导文明礼仪,引导全社会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理解、尊重和支持残疾人体育事业;另一方面,以“绣花功夫”开展全方位的城市环境提升行动,在主干道、场馆、酒店等区域精心布置赛事主题标识与景观,以焕然一新的城市风貌,展现石龙全力“绣”出精彩全运的坚定决心。
箭已搭弦,矢志不渝;杠铃在肩,信念如磐。陈敏仪、陈浩泉与叶继雄这三位石龙运动员,正以实战姿态为赛事蓄能冲刺。他们用汗水诠释了“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更展现了石龙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随着十五运会的赛事正酣、残特奥会临近,石龙镇将持续完善无障碍环境,以充满温度的城市风貌、顺畅无忧的出行体验、专业暖心的志愿服务迎接八方来客,向全国展示“举重之乡”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全方位支持,让这场体育盛会成为展现残疾运动员风采、传递全社会关怀与力量的璀璨舞台。
陈敏仪、陈浩泉的比赛时间是11月26日,叶继雄的比赛时间是12月2日,让我们一同锁定赛事日程,为他们的追梦之路加油助威!
(通讯员 曾宝儿)
赞
33
aladar
11-21
他们的故事真是太感人了,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让人心里暖暖的。为他们加油,也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pach
11-21
看到他们这么努力,我都忍不住要为他们点赞👍!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希望他们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往年初夏
11-21
这三名残疾运动员真是太励志了!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无论身体条件如何,只要有梦想,就能创造奇迹!加油,石龙的骄傲!🌟
cj小丑
11-20
看到他们备战的样子,真是让人热血沸腾!残疾不是障碍,而是另一种力量。为他们的坚韧和毅力点赞,期待他们在赛场上大放异彩!🌟👏
别栋梁william
11-20
这三名残疾运动员真是太励志了!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无论身体条件如何,只要有梦想,就能创造奇迹!加油,石龙的勇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