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成效显著!沙田“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协同治理模式成省级典型
在全省河湖长制培训会上,沙田镇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作为典型案例分享。沙田镇通过系统治理,构建起完善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全域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文化价值有效激活,形成了一套可借鉴的治理模式。
筑牢水安全屏障
构建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沙田镇坐拥狮子洋,河网密布,水情复杂。为筑牢水安全防线,沙田建成沙田联围、立沙联围两大堤防体系,29座主要水闸和2座主要排站,堤防达标加固总长达51公里,防洪标准分别提升至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历史易涝点全面消除。
通过“镇-村-管护员”三级管护网络,水利设施实现常态化巡查与智慧化监测。今年以来,沙田投入434万元启动无人机航拍与自动化监测项目,对堤防进行月度巡查,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感知体系,全面提升水安全治理效能。启动9个排涝片区提升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新建32公里雨水管网和3个排涝泵站的前期工作,全面提升联围排涝能力。



推进水生态治理
水质优良比例稳定达100%
沙田镇以“系统治理、全域提升”为路径,持续推进河涌整治与碧道建设。目前已完成穗丰年水道、淡水湖等16条河涌整治,总长40公里;正在推进西太隆河流域等12条河涌治理,累计建成碧道36.7公里。
通过“清四乱”、排污口整治、雨污分流改造等举措,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全镇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达到100%,未来两年还将新建63公里污水管网,城镇污水处理率将达98%以上。


活化水文化资源
打造文旅融合新标杆
作为岭南疍家文化、龙舟文化、莞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沙田镇积极探索“水文化+”融合发展路径,疍家文化艺术中心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大沙田放歌”端午诗会、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疍家水上婚礼等品牌活动接连上演。
深度提升穗丰年水道母亲河,将人、自然、河流的边界再次打破,重新联结,衍生出一处处水清岸绿,优美宜人的滨水休闲游憩空间,展现集生态治理、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水生态活力示范区。重点结合“三大文化”,在穗丰年水道、狮子洋畔等关键节点,增设亲水平台、龙舟观礼台、疍家文化展示点等。
目前,沙田已恢复莞草生态种植面积近200亩,未来将以沙田疍家文化艺术中心为核心,联动龙舟公园、莞草种植基地,打造水文化展示体验带,让水文化“可见、可感、可参与”。


激发滨水空间活力
碧道经济效应显现
沙田依托滨水资源,推动“碧道+文旅”融合发展。穗丰年水道文旅带已成为市民休闲打卡的热门地,成功带动消费。未来两年,沙田将在已建成36.7公里碧道的基础上,高标准推进碧道网络延伸建设,再提升不少于20公里碧道,贯通滨水游径,并推动水上运动、海鲜长廊等项目建设,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沙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沙田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加大投入实施一批关键项目,力争到2027年建成“水美南粤”的沙田样本,为全省幸福河湖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赞
27
东方之珠k
11-21
这治理模式牛啊,水生态和文化都活起来啦😄
满世界找你
11-20
这治理模式牛啊,水生态和文化都搞得这么好,真是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