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体盛会里逛吃万江这些“老字号”,让这趟旅程超有料→

全城瞩目 准备就绪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十五运会)
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部分赛事将于今年11月至12月
在东莞多个场馆举行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脚步
日渐临近
东莞万江以“整洁有范迎全运”的姿态
将运动激情与文化底蕴
融入城市肌理









全运会的激情正在燃动
来万江
除了感受运动活力与文化魅力
更不能错过
藏在街巷里的“老字号”美味
这些沉淀了时光的老店
藏着最地道的万江风味
小编将收藏已久的“老字号”美食店
推荐给市民朋友
欢迎把这篇推送甩给朋友
让更多人了解万江的本土美食
让我们一起循着香气
开启一场舌尖上的寻味之旅
“沙地排骨”餐馆(始于1989年)

在新村社区高胜加油站旁,有一家经营了36年的早餐店。它没有招牌,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由于餐馆旁边是一个沙场,因此熟客向亲朋好友介绍店铺的具体位置时总会说“到沙地吃好味排骨”。在食客的口耳相传中,这家店就有个“沙地排骨”这个店名,成就了今天的“老字号”。
小小的店面,质朴的装修,桌椅只有七八套,人多的时候根本坐不下,边缘被磨掉的圆桌椅无不显露着老店的年代感。



店铺没有菜单,食客熟门熟路进厨房点单,粉肠、肉丸、排骨、猪舌是必选,配一碗香糯白米饭,就是水乡人最爱的早餐。识货的还会加份豆芽炒猪红,鲜嫩口感让人难忘。东莞“早酒文化”在这里格外鲜活,陈伯说,旧时劳动者清晨干活前喝米酒提神驱寒,如今成了退休消遣,就着排骨喝早酒,惬意十足。

36 年来,小份排骨仅涨 3 元,被称“良心价”,不少食客“由细食到大”,点满一桌不到100元。人情味十足的早餐店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美好的回忆,路过万江的“吃货”真的可以来种草这波安利。
目前,“沙地排骨”只经营早餐,午市晚市不对外开放,每日现蒸现卖,卖完即止,想要探店的食客们还请趁早来哦。
意大利糖水店(始于1989年)

“走啊!去‘意大利’”,是万江人常说的口头禅,这里的“意大利”,指的是新村社区的“意大利糖水店”。店名取“大吉大利”之意,最初叫“意大利面包店”,后随万江糖水店热潮转型,兼顾糖水、卤水、炖汤和莞城大包,人均10元就能吃饱,即便“无环境、无卖相、无服务”,依旧人气爆棚。

走进“意大利”可以看到,简单的桌椅台凳,没有过多装饰的店铺,一点也不影响老饕们来觅食。店铺是自助点单,熟客都会自觉到前台,拿纸打钩点单,有种像旧茶楼吃早餐的年代感。
每天凌晨6点,包点师傅就开始做招牌“东莞大包”。比拳头还大的包子,外皮柔软白嫩,掰开满是馅料,肉香扑鼻,仅售3.5元,在物价上涨的当下格外亲民。早餐时段只有中式包子,中午后就能买到蛋挞、菠萝包等,面包松软回弹、奶香浓郁,很受小朋友喜欢。




此外,“消暑神器”海带绿豆糖水、绵密可口的香芋西米露、焦香多汁的卤水鸡翅等糖水、小吃、主食都符合东莞人的胃,不少住在附近的街坊一日三餐都喜欢来这里解决,价格实惠,最重要的是味道好。
“意大利”经营了30多年,是万江几辈人的集体回忆。时间在变,不变的是去“意大利”吃下午茶的情怀。老板娘用多年的坚持,留住了一批又一批的顾客。
灿记牛鞭汤(始于1992年)



始于1992年的灿记牛鞭汤,在万江新村守32年。它从90年代市井烟火里起步,如今不仅是老熟客“想喝汤就来”的默契之选,近日更凭实力拿下高德“扫街榜”“东莞状元榜”“本地人爱去榜”双榜首,让“东莞本地美食Top1是牛鞭汤”的话题在小红书刷屏。



“灿记”的汤,赢在32年不变的讲究。每天下午两点半,后厨就忙开了:50多斤焯水牛鞭,经阿姨们反复冲水、搓洗四五次,再一点点抠皮膜、剔黑筋,“这东西不去掉,汤就失了口感”。处理好的牛鞭斩段,和药材、骨头按比例入盅,慢火蒸炖数小时,熬出的汤醇厚鲜香,“夏天喝也不上火,比老火煲更温润”。
对万江人来说,这碗汤早超越了美食。2005年新村沿江路修好后,“灿记”成了“深夜食堂”,东城、南城食客组团来,“喝牛鞭汤配排骨蒸面、炭烧生蚝”曾是潮流。哪怕店铺从大排档升级成餐厅,汤价从12元涨到18元,熟客依旧追着来。

如今虽因榜单出圈,但老食客说:“不管榜单怎么变,想喝牛鞭汤,第一反应还是‘灿记’。”32年过去,这碗汤藏着的,仍是东莞人戒不掉的烟火记忆。
祥福小食(始于1995年)

万江东江边的祥福小食,是开了近30年的川粤菜大排档。店内上世纪80年代的马赛克地砖、传统木桌椅、绿色旋转大风扇,一进门就让人恍回过去,老板陈世荣称它是“家庭式餐馆”。



开店之初,门前金曲路还是断头路,主要做金泰工业园区上班族生意,最高峰一晚炒450碟炒粉,厨师忙到手软。2002年金曲路打通、河边休闲带建成后,客源拓展到深圳、惠州,甚至有阳江食客专程而来。


店里员工最短工龄10年,一位老厨师从开店第二天做到现在,陈世荣说这群“家人”让店铺生意稳定,也留住了老食客。还没到饭点,小厅就坐满食客,旧菜单上没明标价格,却写满招牌菜:番茄鱼一天能卖150条,现炸鱼肉金黄酥脆,配秘制番茄汁,鲜酸可口;手撕鸡份量足,鸡皮Q弹、肉质嫩滑,麻油香与鸡香完美融合。
在20多年的时间里,祥福不知不觉间成为不少人聚餐的“指定场所”,到这里“觅食”已是一种习惯。如今,它除了是一个品牌,更是万江人的“老朋友”和集体回忆。
“柠檬树”餐厅(始于1997年)

1997年开业的“柠檬树”餐厅,是万江最早的港式茶餐厅,也是连锁首店,陪伴街坊27年,被称为“万江人的饭堂”—— 小时候家里不做饭,来这准没错。负责人陈少晶说,当年因万江没有港式茶餐厅,便尝试开店,还从黎明《甜蜜蜜》和苏慧伦《LEMON TREE》中选了“柠檬树”作店名,觉得更有活力。


最初餐厅主打糖水、煲仔饭,兼做炒意粉、焗饭,后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菜单,推出的“招牌水煮鱼” 成了爆款,也是万江第一家做“水煮鱼快餐”的餐厅。这道水煮鱼改良了川菜口味,不“死辣”却香味十足,鱼肉鲜嫩无骨,不爱吃辣的人也会爱上,配白米饭堪称绝配。

“港式四宝饭”销量同样居高不下,烧鹅、叉烧、卤水鹅肾搭配米饭,满足“贪心”食客的味蕾,食材当日新鲜制作,卤味浓郁、肉质有嚼劲。

“很多熟客来到店里点‘糖不甩’,都会点多一个双皮奶搭配着吃。”陈少晶表示,糖不甩加双皮奶是很多熟客下午茶的经典搭配,也仿佛成了他们的一种情怀。
新福苑(始于1998年)


福苑食馆资料图
提到东莞水乡特色菜,万江人必提新福苑。它的前身是1998年8月何氏兄弟创办的福苑食馆,当时只是一层大排档,仅容20桌,却凭兄弟俩的烹调与管理经验,吸引了万江、南城、中堂等地食客。

2008年升级为园林式酒楼,2010年因城市建设搬迁至龙湾湿地乐跑公园旁,更名“新福苑”,主打婚宴,可容4000多人同时就餐。

如今的新福苑毗邻东江,占地50多亩,既有岭南园林的雅致,又有现代设计的舒适,80多间庭院宾房环绕荷池桑竹,食客能在鸟语花香中品味美食。




菜品上,它深耕水乡饮食文化,数百款佳肴兼具色、香、味、型、皿,水乡碌鹅、盐焗鸡、碌大肠、古法蓝塘烧肉,以及麻葛、韭菜饼等名点,吸引珠三角食客慕名而来。

其中,镇店之宝——“卤水鱼头”,鱼头肉质细嫩滑爽,卤香浓而不腻。何文俊介绍,新福苑在1998年就推出“卤水鱼头”,是东莞第一家做卤水鱼头的餐厅,该款菜品的酱料已连续使用27年。

现在新福苑还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确保食材安全可追溯,成了万江人邻里相聚、老友重逢的温馨场所,更是水乡味道的传承者。
燕巢咖啡(始于2001年)


提到西餐厅,常常会给人一种昂贵奢侈的感觉,在万江滨江花园内,隐匿着一家“接地气”的“古早味”西餐厅,打破了大家对西餐的印象。燕巢咖啡已营业24年,人均40元就能吃饱吃好,是大家心目中的“平靓正”老式西餐厅。



老板叶沛枝早在1986年就开了莞城第一家西餐厅“东莞市蒙特利餐厅酒廊”,2001年转型开了这家店。2000年前后,不少老板爱来西餐厅谈生意,即便店铺不临街,单靠滨江花园的香港租客,生意就很红火,100多平方米的店面常门庭若市。

2010年企业外迁后,枝叔撤掉部分桌椅,摆上自己的藏品,食客吃饭时能免费赏古董,2023年还因这些藏品在网络走红,吸引不少网友打卡。




作为坚守了多年的老字号西餐厅,燕巢咖啡店内的装修风格也是非常的经典,整体环境干净整洁,让人们用餐时感到非常的舒适。黄豆焗猪扒饭、好立克、热奶茶是街坊心中的经典,多年过去味道依旧,成了老食客回味青春的好去处。
富兴云吞面(始于 2002 年)

万江中心小学附近,30平方米的“富兴”港式云吞面店,黄色地砖、白色墙体,23年没换过装潢,因老板娘“肥姨”爱说爱笑,“肥姨云吞面”的叫法比本名更响亮。


创始人祁振波曾是东莞华侨大酒店糕点学徒,下岗后创办了这家店,如今一家人齐上阵:父子俩负责后厨,肥姨招呼客人,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10点,承包食客的一日五餐。




招牌“鲜虾云吞面”以“鲜、弹、醇”出圈,云吞皮薄馅厚,手工捏出8道“金鱼尾”褶皱,沸水三浮三沉就出锅,确保皮透馅熟。猪肝瘦肉米粉、云吞牛腩面也很热销。




祁振波的儿子祁耀维从小在店里学裹云吞,长大后外出拜师,习得南北面食、花雕刀功,回店后研发了鲍鱼云吞、瑶柱云吞,还有“全家福”“三兄弟”云吞,深受喜爱。他还改良北方炸酱面,推出“香辣炸酱面”,贴合广东人口味,成了年轻人的新宠。

店里餐牌是手工写在墙上的,加新菜就贴卡纸,老食客一看便知。最高峰时,4人桌挤8人,一天卖出300多斤外带云吞,祁家父子包云吞忙不停。

对他们而言,23年坚持手工制作,把家人爱吃的云吞分享给更多人,就是简单的幸福。
肥珍早餐店(始于2007年)

新村深巷里的肥珍早餐店,没有定位、没有美食介绍,没熟人带路难找到,却凭口碑营业了18年,以老板娘名字命名,无菜单却天天满座。它像万江人“家门口的早茶店”,装修近大排档,老年人晨练后总来这吃“一盅两件”。


新鲜蒸煮是店里的特色,排骨、肉丸、鱼腩蒸好开盖,就会出现食客 “哄抢” 的热闹场景,不少东莞人还会驱车来尝。






肉丸是老板娘手打现做,一口爆汁;面豉排骨、豆豉排骨含肉量足,倒在热饭上搅拌着吃,香到舔盘;瘦肉炒粉镬气十足,肉片吸满酱汁,配豆芽、香葱口感丰富。不想去茶楼排队,又想吃地道早茶,来这里准没错。

肥珍早餐店像是万江人“家门口”的小型早茶店,装修风格接近大排档,不少老年人早起散步后,都会来这里吃上一份早餐,店里人很多,几乎每天都会满座。如果你不想等位、人挤人,又能吃个“一盅两件”早餐,来肥珍早餐店是不错的选择。

全运会的热烈氛围还在持续
万江的“老字号”与文体风情
也正等你来打卡
趁着赛事的激情
走进这些藏着故事的好去处
既能用美食抚慰味蕾
又能在文化与运动的碰撞里
读懂万江
这场文体交融的盛会
缺的正是你的参与
快约上家人朋友
一起定格属于万江的独特记忆吧




赞
37
baofbxg
11-21
万江的文化氛围和美食,简直是完美组合!🎉
唔想讲野
11-21
一起定格万江的美好,留住我们的回忆!🌟
andywang83
11-21
逛吃逛吃,万江的美食之旅太有料了,赞一个!👍
用子弹说爱你
11-21
哇塞,万江的老字号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