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无感通关、无障碍观赛……深圳效率与关怀并举,打造“丝滑”全运

来源:南方网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梁瑞娴 小编
2025-10-31 07:55:45
订阅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10月28日至29日,记者随采访团来到“十五运看广东”主题采访活动的第二站深圳,走访十五运会马拉松赛事的深港通关口岸、深圳市体育中心和深圳湾体育中心,感受深圳的效率、温暖与智慧。

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

深圳效率:无感通关、一馆多用,多方合作保障全运会

全运会历史首次“跨境马拉松”是十五运会的一大亮点。为了让运动员通关时“跑感丝滑”,本届赛事创新采用“前置查验+闭环管理”模式,将查验环节前移至赛事起点——深圳湾体育中心。深圳边检总站深圳湾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孙娇娇接受采访时说,所有需要在本次马拉松赛中跨境的人员,包括运动员、裁判、保障人员等,在“前置查验区”提前办理边防检查手续后,通过口岸区域时便无需再作停留,通过身上配备的专用手环和沿线部署的人脸识别等技术设备来确保安全。

据悉,在今年2月23日,深圳湾口岸已开展过测试赛,当天口岸临时封关约9小时。“我们将结合测试赛的经验,尽量减少临时封关对深圳湾口岸常规旅检、货检通关的影响。”深圳市政府口岸办陆路口岸处四级调研员陈艳表示。据介绍,结合跨境马拉松测试赛的相关经验,深圳市口岸办已牵头组织向国家部委报请赛事期间深圳湾口岸临时封关管理的审批,细分13类人群39类车辆30类赛事物资的分类管理方案,实现人、车、物通关“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

场馆布置同样体现着深圳的高效。升级改造后的深圳市体育中心,包括一个容纳4.5万人的专业足球场和一个1.6万座的综合体育馆。在本届全运会中,足球场将承办男子U18、U20组别足球赛事和射箭项目,综合体育馆则将举办羽毛球和飞镖比赛。

不同比赛对场地要求不同,如何实现同一个馆举行多场比赛?一是需要提前精密规划,二是要求现场高效执行。以羽毛球为例,深圳市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副部长吕佩蕾介绍,体育馆首先开展的是群众羽毛球比赛,其次是竞体羽毛球比赛与残特奥羽毛球比赛,虽然都是羽毛球比赛,场地大小、灯光照度、地胶、裁判椅,包括赛场氛围的要求都不一样,需要重新布置。“从群体羽毛球到竞体羽毛球转换,大概要5天的时间。第一天晚上就把所有的地毯、所有的计时计分器,包括强电线路撤掉,第二天就把地胶全部从10片转换成9片。”吕佩蕾解释道。

深圳关怀:“零高差”场馆、智能厕所比例,小细节大用心

为迎接残特奥会,深圳市体育中心注重无障碍设施建设,在体育场、体育馆等十五运会赛事场地配备了无障碍卫生间、淋浴间、停车场、轮椅座席、盲道及电梯等设施,科学规划运动员与观众的无障碍流线,体育馆内还设置有陪护席位。

“我们这些场地设施,从观赛开始,无障碍从始到终。大家如果开车来,我们有无障碍的停车位,然后通过无障碍的电梯,到无障碍的通道,再到无障碍的观赛席,实现了全流程无障碍,我们叫‘零高差’的场馆设计。”吕佩蕾向记者介绍。

考虑到大型场馆在大型活动期间,卫生间常常人满为患,场馆特别设计了智能化卫生间系统,可根据不同赛事和活动的性别比例智能切换门牌,分配厕所数量,有效缓解大型活动中女性卫生间排队问题。

可切换性别的卫生间指示牌

凭借毫米级的精度把控和扎实工作,深圳市体育中心顺利通过省级无障碍验收,成为全省首个一次性达标并通过验收的竞赛场馆。在体育工艺专项验收中,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专家和省执委会的一致好评;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检查工作中,体育场、体育馆获评“双优秀”。

深圳智慧:“黑科技”扎堆,打造多功能综合体育馆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场馆自然少不了“黑科技”。据介绍,深圳市体育馆拥有可开合屋盖和可折叠移动式斗屏的智能体育馆,是国内首例集两大创新设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育馆;深圳体育中心足球场配备了4块单屏141平方米的高清大屏,带来超高清视觉盛宴。

据介绍,足球场的草坪选用了根茎发达的“兰引三号草”,为保证草坪状态最佳,球场顶棚采取透光式设计保证草地能接收到足够阳光,冬季南区还会额外补光;草坪下方还设计了地下通风井,既可以往里面吹风,避免夏季过于闷热使草腐烂;也可以往外抽风,如果遇到暴雨就能加速渗水,保证比赛正常进行。

根据不同比赛需求,综合体育馆能调整场地大小和配置,可承办篮球、网球、羽毛球、体操等16种高规格赛事,并实现不同项目之间的快速转换。球场木地板下方还创新性地预埋了制冰管道系统,在需要时可快速转换为冰场使用,充分体现了深圳体育馆多功能、高效率的现代化场馆特点。

在比赛播出方面,本次赛事中体育馆采用了360度自由视角观赛技术,使观众可以多角度欣赏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

吕佩蕾透露,截至2025年9月30日,深圳市体育中心重建之后,共举办大型活动72场,接待观众约75.6万人次,已成为集专业竞演、全民健身、公共休闲、文体交流、群体活动、交通集散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体育综合体,场馆硬件条件、赛事组织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均赢得了各方高度肯定。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李润芳 见习记者 李卓凡

摄影:邓耀彬

18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