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域文明 | 精雕细琢,畅通洪梅“交通脉络”
“如今接送孩子,路好走、心更安。”家住黎洲角村的黄女士每日途经镇中心小学,她对校门口的变化感触颇深,传统的白色斑马线被色彩明丽的“彩虹线”取代,充满童趣的学生通道、专用的即停即走车道,实现了人车有效分离,让出行秩序井然。

这一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改变,是洪梅镇扎实推进道路交通综合治理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洪梅镇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直指“接送难”“停车难”“管理难”等民生痛点,以“治乱、缓堵、保畅通”为目标,于细微处精雕细琢,以串珠成链之笔,绘就“全域文明”的交通新图景。
微改造 通堵点:
“一小步”换来“顺心路”
“现在接娃省心多了!”这样的称赞,不仅来自镇中心小学,也来自镇第一小学、小飞象幼儿园等已完成儿童友好慢行交通系统改造的区域。彩色引导标线、友好过街标牌、专属通道设置……一系列精细化举措,守护了儿童的步行安全,实现了慢行与过街的“无缝衔接”。

为系统性纾解校园周边拥堵,洪梅镇推行“一校一策”精准治理。以镇第一小学为例,针对道路狭窄、人车混行等问题,通过增设斑马线、非机动车道、中央隔离护栏等“小切口”改造,重新理顺路权,使上下学时段通行效率提升达40%。“人车分流,不堵了,心也不急了。”学生家长莫女士的感受,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洪梅交通运输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跟踪评估,动态优化,让畅通与安全长效持久。
增供给 促共享:
“新空间”化解“停车难”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洪梅镇从群众需求出发,积极挖掘“边角地”“闲置地”等潜力,在停车泊位供给上持续做“加法”,累计新增停车位约4088个。围绕市民中心、中心区市场等重点区域,重点布局路外公共停车位约1800个,着力构建便捷舒适的“5分钟步行停车圈”。


在“增量”的同时,更做好“共享”文章。通过开放企业停车场、市民中心停车楼等3处场地,释放约1070个共享车位,有效盘活存量资源。“村里停车有序多了,不再是乱停乱放。”黎洲角村、新庄村作为停车规范管理典型村,盘活闲置地块新增约710个车位,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此外,针对货运车辆“停车乱、停车难”问题,专门划定2处停车区,提供约380个车位,精准化解供需矛盾。
优机制 智管理:
“绣花功”筑牢“文明线”
面对占道停车、乱停乱放等治理难题,洪梅镇创新管理模式,践行“文明安全,归位有序”理念,强化宣传引导,着力营造规范停车、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

科技赋能,更为管理注入智慧动力。通过搭建“智慧停车”平台系统,有效解决了“停车难、寻车难、缴费难”等系列问题,盘活了既有停车资源,打造出有温度、人性化的智慧停车新场景。

当前,洪梅镇正全面贯彻落实全域文明建设行动,以交通组织优化、停车秩序升级、慢行空间重构等综合治理措施,持续深化交通秩序综合优化行动,致力于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顺畅、文明、和谐”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以交通脉络的畅通无阻,助力全域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更高质量。
赞
30
七公醉酒
17小时前
这交通改善,真是让人心情都美丽多啦😃
813860
17小时前
为东莞全域文明的交通努力点赞啦🌟
王文计
17小时前
看来文明创建让城市交通更顺畅咯😜
mykok168
17小时前
洪梅的交通新图景,必须给个大大的赞👍
①訫①繶
17小时前
哇塞,东莞这交通变化真是太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