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一馆一展,诠释一城!东莞20年全民阅读纪事展回望东莞廿载“书香路”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谭晚兰 小编
2025-10-24 10:21:15
订阅

2025年,是东莞“图书馆之城”建设20年,也是东莞图书馆新馆开馆20年、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创建20年。日前,为了迎接“3个20”,“廿载书灯领航前行”——东莞20年全民阅读纪事展在东莞图书馆开幕,通过“创·新”“前·沿”“人·馆”“书·城”“产业·空间”和“声·忆”六大展区,全面回顾二十年来东莞图书馆在体系建设、服务创新、阅读推广、专业队伍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生动讲述了馆、城、人之间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的动人篇章。展览将持续至10月28日。

廿载书灯点亮一座城的文化梦想

二十年来,东莞图书馆始终与城市同频共振,与时代并肩前行。

2005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新城”战略,启动“图书馆之城”建设。2005年9月28日,东莞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以其创新的服务理念和现代化的设施,一跃成为全国地级市公共图书馆的标杆。

东莞20年全民阅读纪事展在东莞图书馆开展。

发展进程中,东莞图书馆开创了多个“第一”:率先实践“24小时自助服务”理念并实现全市覆盖,引领图书馆无人值守、24小时不打烊新时代;成立大陆首家漫画图书馆与全国首家粤剧图书馆,为特色专题馆建设树立典范……

与此同时,东莞图书馆在卓越绩效管理、战略规划、专业成长以及中美图书馆交流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一路走来,东莞图书馆赢得了诸多荣誉。

回眸20年,东莞图书馆的发展之路,不仅是当代城市图书馆发展的缩影,更是21世纪城市图书馆守正与创新的典范。

千馆沃土构筑全民精神家园

在创新基因的驱动下,东莞图书馆从服务模式的突破,走向了服务网络的全面布局。以读者为中心,致力于完善“10分钟阅读圈”,实现“处处有书香、时时飘书香、人人享书香”,是东莞图书馆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截至2025年8月底,东莞图书馆已构建起覆盖全市的服务体系。以1个总馆为核心,53个分馆为骨干,延伸至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557个村(社区)服务点、218个城市阅读驿站等多元设施,形成贯通市、镇、村三级的服务网络,让阅读服务直达基层,夯实“图书馆之城”的根基。

东莞图书馆还着力打造“书香东莞”品牌活动。推出文化名人IP“伦明”,并立足“潮流东莞”城市名片,深化动漫与绘本两大专题特色,不断提升“4·23世界读书日”和年度“东莞阅读季”等重要节点活动的影响力,让书香真正融入城市的文化肌理。

从开创行业先河,到服务体系创新与品牌活动赋能,“创·新”展区清晰呈现了东莞图书馆二十年的演进脉络。图书馆构筑起一座全民共享的精神家园,让“书香东莞”成为城市厚重而有内涵的文化标识。

阅向未来开启智慧与温情的新征程

过去二十年,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与东莞图书馆形成了紧密的“理念—实践”共同体。“前·沿”展区展示了图书馆作为委员会的“试验田”与“先行者”,将理念转化为创新实践;委员会则作为“舞台”,将东莞经验推广至全国,共同推动了全国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

这一合作模式成效显著。近年来,东莞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年接待读者超千万人次,图书借阅量持续增长。

而在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真实而温暖的人生片段。2020年端午节,农民工读者吴桂春用一张舍不得退的读者证和131个字的留言,写下了对图书馆最深情的告白,感动了全网;钟宇在图书馆中潜心创作,完成了《心理大师》一书,从普通读者成长为畅销书作家;2014年,6岁的姜二嫚以一句“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走进公众视野,如今在东莞图书馆的浸润下,她已创作千余首诗,出版多部诗集,成为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

不止是他们,二十年来,千千万万的市民读者都是东莞图书馆成长的见证者、参与者,共同编织着属于这座“图书馆之城”的集体记忆。

本次展览在“人·馆”“声·忆”展区,汇集了二十年来不同读者与图书馆相伴成长的故事,以及那些深藏心底的寄语。每一段讲述,每一句心声,都是人馆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贵切片,凝聚着直抵人心的温暖力量。

图书馆的价值不仅在于高品质的空间环境、充足的文献资源、现代化的设备,更在于它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滋养城市精神的文化引擎。从一座图书馆,到一座“图书馆之城”,东莞图书馆已生长成为东莞城市高质量发展中润物无声、韧性而智慧的文化力量。

未来,东莞图书馆将继续立足群众需求,深化体系建设,延伸服务触角,推动技术赋能,加强跨界、跨行业融合,让阅读以更多元、更生动的方式惠及更多的人,共筑奋进、追梦、幸福的精神家园。

相关

 中国图书馆阅读推广20年学术交流会在莞举行

 梳理成效经验研讨深化阅读

日前,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下称“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20年学术交流会在东莞举行,梳理20年丰硕成效与经验,研讨新时期深化全民阅读新发展。

本次交流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东莞图书馆承办,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东莞地区图书馆及全民阅读机构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王雁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徐玉兰,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康等出席活动。

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与东莞结缘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全国范围内负责规划、指导、协调、组织阅读推广及相关学术研究活动的工作机构,其宗旨和使命是以全国图书馆为立足点,开展阅读推广的实践与研究,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早在21世纪初,中国图书馆学会率先发出全民读书的号召,发布“全民阅读”徽章,并于2005年7月决定设立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前身),次年在东莞图书馆召开了成立大会。以此为标志,中国图书馆学会有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和指导原则,扬帆启航,逐步建立起有统筹、有规划、可持续的工作机制,开启了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新篇章。

20年间,我国全民阅读工作迅猛发展,全民阅读理念深入人心,阅读活动覆盖城乡,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亦不断发展壮大,下设的专业委员会由最初的5个扩充至15个;自2016年起,东莞图书馆担任了第三届、第四届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支撑单位,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扩至21个,再扩充到26个专业组,目前委员已增至500人,汇聚成推动我国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专业力量。

与此同时,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建立了丰富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体系,其中“全民阅读论坛”入选中央宣传部“2022—2023年全民阅读优秀项目”;持续推出各类学术交流会议,产出一批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成果,编辑出版“阅读推广人系列教材”和阅读推广丛书,开展“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等,展现了图书馆人专业深耕的坚守与创新。

多元对话激发行业共鸣

活动中,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程焕文,中国图书馆学会监事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余光,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李东来分别作《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20年回顾与展望》《阅读面向未来》《将阅读推广当成喜爱的工作来做》的主题报告,对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20年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前景进行深入阐述。

“本次会议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更是一次充满温情的情感交流。”黑龙江省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妍认为,此次会议为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同仁搭建了高效的互动平台,代表们得以在此分享经验、探讨困惑、相互借鉴,并将优秀实践带回本地。

王妍提到,阅读推广如今已成为各图书馆的常规业务,这正是阅读推广委员会工作成效的有力证明。她期待委员会未来能继续引领方向,带动年轻馆员共同推动阅读推广与图书馆服务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深圳福田区图书馆馆长刘涛从事阅读推广工作已近十六年。此次参会,他坦言深受触动,对阅读推广委员会的发展历程与前辈的坚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制造业名城’东莞,阅读推广工作更显其独特价值。”刘涛认为,“大量基层务工人员同样是阅读的重要群体。东莞图书馆对农民工吴桂春的关怀,正是阅读推广工作中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

链接

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覆盖城乡

 全市公共图书馆20年累计接待读者超1.53亿人次

东莞作为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城市,同时也是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会的支撑单位城市,见证并深度参与了委员会在理论研究、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基层服务等方面的积极探索。

目前,东莞市已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打造出“・莞”空间、绘本图书馆、微分馆等品质化、特色化、功能化的公共阅读空间800多个,有效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与东莞图书馆新馆开馆同步启动的东莞读书节(2025年升级为东莞阅读季),累计开展阅读活动超9200项、吸引7600余万人次参与,“东莞动漫之夏”“阅绘999”等阅读品牌以及伦明等书香名人IP深入人心;20年来,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人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次分别增长18倍、23倍,累计接待读者超过1.53亿人次,涌现出如湖北籍读者吴桂春等一批批热爱阅读、受益于阅读的典型读者代表。

如今,莞邑“处处有书香、时时飘书香、人人享书香”,阅读已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发展注入深厚的文化动力。东莞图书馆馆长冯玲表示:“东莞图书馆正以新空间、新场景、新联动、新传播等方式,不断深化人、书、馆、城之间的链接,这不仅是对书香东莞建设、图书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探索,更是顺应东莞城市品质化发展和人的时代需求。”

会议期间,同步展出了由东莞图书馆编辑出版的图书《全民阅读推广体系化建设之路》,全书包括《探索与研究:图书馆服务体系20年》《下沉与细化:绘本专题图书馆服务体系》《样例与成效:覆盖全城的书香东莞》等三册,受到广大与会代表的关注与好评。

冯玲表示,该丛书力图反映图书馆服务体系和新时期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实践进程,体现了“关注现实状况、解决症结问题、提升理性认知、指引行业发展”的研究特点,是公共图书馆界推动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成果。

24

推荐
评论
  • yaoqiu

    0
    举报

    10-25

    看到这样的展览,感觉东莞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了!📖💡

  • dg00355

    0
    举报

    10-25

    20年,东莞图书馆之城的建设真是让人佩服!🌟👏

  • 主妇婷婷

    0
    举报

    10-25

    哇塞,东莞这20年的书香路真是满满的回忆啊!📚🎉

  • 每日娴晴

    0
    举报

    10-24

    了解了

  • 每日娴晴

    0
    举报

    10-24

    已阅读

加载更多
5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