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东莞何以领衔全球潮玩制造?|走读制造美学之城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谭晚兰 小编
2025-10-21 14:57:54
订阅

当东莞百余件潮玩精品在东京展出,“中国潮玩之都”与“动漫之都”展开深度对话,东莞再次站在了世界潮流的聚光灯下。

随着这场文化交流的圆满落幕,一个引人深思的产业之问也随之浮现:在全球潮玩竞技场上,东莞为何能突出重围、领跑制造?

答案,早已写在这座制造业名城的基因里。

曾几何时,这里的工厂只能依照图纸,为他人批量生产玩偶。而随着行业转型升级,东莞的玩具企业凭借深入血脉的市场嗅觉,逐步建立起自主设计研发体系,转变为潮玩领域的定义者。

时至今日,东莞288家规上玩具企业共同构筑起一个全球的“潮玩大脑”,以262亿元年产值印证着审美力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全球每四个动漫衍生品中就有一个带有东莞印记。

在这里,美学已超越“让产品变好看”的浅层范畴,它作为一种核心驱动力,深度重构着制造业的逻辑。而潮玩,恰是观察这场变革的最佳切片。

东莞速度 全链支撑的效率之美

近年来,潮玩市场的爆发式增长,IP生命周期的急剧缩短,向“东莞速度”发起了极限挑战。

2022年春节,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夜爆红。两千公里之外的东莞,多家企业车间彻夜灯火通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爆款保卫战”在这座“制造名城”打响。

从制造外壳的设备制造商,到生产硅胶外壳的企业,再到完整生产徽章等周边衍生品,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让“冰墩墩”足不出“莞”就能出产。冰墩墩硅胶外壳日产量达到3万件,各类手办摆件持续稳定供货。

三年之后,面对电影《哪吒》带来的上亿衍生品订单,东莞企业再次展现出“集团军”作战的实力。

沃工厂拿下超亿元订单后,与模具制造、注塑成型等环节的优质供应商高效匹配。其中,威斯潮玩整合了12家头部模具企业的技术资源,将传统模具开发周期压缩了80%,实现了极限产能的突破。

如今,潮玩行业内平均半个月才能交付的潮玩产品,在产业链配套齐全的东莞,交付时间可缩短至10天。

完善的产业链生态与快速的响应能力,是“制造美学”最坚实的底色。在东莞,效率不再只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充满创造力的制造艺术。

精准赋形 模具深处的精密之美

当潮玩被赋予收藏属性,消费者对细节的苛求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跨批次产品必须分毫不差。而这,正撞上了东莞制造最坚硬的铠甲。

在东莞,毫米级的涂装误差控制、复杂关节的精密咬合,已从苛刻的工艺要求,变为生产线上的寻常标准。

今年年初,衡立泰生产的《哪吒2》周边,采用银葱细闪工艺,光线折射能还原电影动态场景;拼酷则开创了首款3D金属拼图,企业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将传统点翠凤冠拆解成237片标准化金属模块;摩动核的机甲,更将精度推向极致,单款机甲需历经2700多道工序,精度控制在0.01毫米的发丝级水平。

东莞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并非个例,而是一种产业常态。东莞质量的根源,深植于其与国际接轨的制造体系。早年外资品牌的入驻,带来了万代、迪士尼等国际巨头严苛的验厂标准,这些严苛标准已内化为东莞企业的肌肉记忆。

“东莞质量”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融入制造基因的本能。在这里,工艺之美,被书写进每一条生产线,被雕琢进每一个零件。

生态汇聚 产业协同的集群之美

玩家追求“发丝级”的细节,而市场却要求“闪电式”的响应。这对矛盾,正卡住行业发展的咽喉。破局之道,远非精度与速度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场深层次的制造革命。在东莞,这场革命正以一种“毛细血管式”的协同生态,悄然重塑潮玩产业的底层DNA。

这场变革的底气,源自四十年的产业积淀。作为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承接玩具产业转移的区域之一,东莞形成涵盖超4000家生产企业、近1500家配套企业的产业格局,支撑东莞成为全国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

如今东莞汇聚了现代化工厂的规模制造、原创设计师的创意迸发、材料商的研发支撑、电商直播的精准触达,以及IP孵化平台的持续赋能。它们彼此衔接,构成“创意—生产—销售—孵化”的闭环——一个全球IP转化效率最高的产业中心已跃然成形。

据介绍,在石排镇潮玩中心周边5平方公里内,全产业链需求可在15分钟车程内满足,从设计到出货最快仅需5周。

东莞的“含潮量”,不止于产业层面,更渗透进城市肌理。从篮球赛场、公交车身,到音乐节、艺术展会,潮玩元素无处不在,构建出成熟且充满活力的跨行业联动生态。

至此,东莞潮玩的“制造大脑”,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环节的突出,其强大源于多元主体的协同共生,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东莞潮玩的崛起,没有偶然。它以极致的“效率之美”接住了“泼天富贵”,用精湛的“工艺之美”定义了收藏级的标准,最终用完整的“集群之美”,构筑起他人难以复制的生态护城河。东莞,这座曾经的“世界工厂”,已然从执行指令的“手足”变身成输出创意与规则的“大脑”。

答案已然揭晓:将“美”作为制造的底层逻辑,正是其成功转型的密码。而这场由东莞引领的“制造美学”革命,才刚刚揭开序幕。

■样本

 哈一代、玩乐童话深耕毛绒玩偶领域

 以柔软力量

 锻造潮玩新内核

广东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哈一代”)与东莞市玩乐童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下称“玩乐童话”)两家企业,正深耕毛绒玩偶领域,将传统文化悄然织入现代生活,成为本土潮玩美学转型中的典型代表。

哈一代的创作美学中,万物皆可毛绒化。红枣、枸杞、丹参等中药材,岭南美食名片烧鹅,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口红、梳子、小镜子,都被赋予灵动软萌的生命力,变身为温暖治愈的玩偶。

另一边,玩乐童话则选择深度挖掘《山海经》,孵化出食梦貘、龙生九子、四小神兽等《寻梦山海》系列IP。其中,传说中食梦貘以噩梦为食,寓意安神定心、吉祥如意。玩乐童话通过温和的视觉设计与柔软舒适的面料工艺,让这一上古神兽从古籍中走出,化身为陪伴现代人安眠的“床搭子”。

这些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毛绒作品,不再只是玩具。产品既可以是包袋上展示个性的装饰,也可以是枕畔的温暖陪伴。它们不索取社交回报,却以确定的触感提供安慰,如同精神上的“布洛芬”,缓解现代人的焦虑与孤独。

哈一代与玩乐童话的实践证明:真正的产品之美,在于让制造承载文化,用产品传递情感,成为东莞制造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共鸣”升阶的标杆样本。

■记者观察

 美学引领“制造大脑”进阶升级

“东莞制造”始终是全球玩具市场绕不开的标签。强大的生产线日夜运转,将一张张设计图迅速转化为实物,支撑起庞大的海外订单。然而,在那些标准化、批量化产品的背后,是长期困于产业链低端的现实。

转机,来自一场内部觉醒的美学革命。

随着国潮之风兴起,市场对“颜值”“设计”“文化内核”提出更高要求。一批敏锐的东莞企业捕捉到风向变化,开始从“为他人代工”转向“为自己设计”。他们意识到,玩具不仅是“玩物”,更是情感与美学的载体。

走进多家本土潮玩企业,你会发现,美学不是口号,而是深植于每一处细节中。有的企业将智能制造融入生产,执着于精工细琢;有的则深耕原创设计,从东方文化中汲取叙事灵感;还有的专注于用户体验,让玩具与消费者产生深度共鸣。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市场上同质化未完全摆脱,部分设计与工艺仍有提升空间。但正如一位潮玩企业创始人所说:“我们正处在彼此启发、共同成长的阶段。”

全球潮玩战场风云变幻,而这座“制造大脑”的进化远未止步。未来,东莞将继续以美学为内核驱动,以智能化协同为支撑,从“制造高地”向“价值灯塔”持续迈进。

45

推荐
评论
  • 每日娴晴

    0
    举报

    10小时前

    了解了

  • sunny240

    0
    举报

    10小时前

    看了东莞的潮玩制造,真是大开眼界!

  • 07693106

    0
    举报

    10小时前

    东莞潮玩,让世界都跟着潮流走!

  • lipengxh

    0
    举报

    10小时前

    潮玩之都,东莞当之无愧!😄

  • ab收衣

    0
    举报

    10小时前

    东莞,潮玩制造的领头羊,佩服佩服!

  • 骐骥驰骋

    0
    举报

    10小时前

    这288家企业,真是潮玩的‘大脑’啊!

  • 安安337788

    0
    举报

    10小时前

    东莞潮玩真是厉害了👍,引领全球潮流!

加载更多
7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