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身受到影响 全球汽车面临“断供” 荷兰称将与中方化解安世僵局
荷兰方面近日释放信号,将寻求与中方会面,商讨解决安世半导体当前陷入的“僵局”。这一事件不仅牵动中荷经贸关系,也使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面临不确定性。
据路透社报道,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19日在一档节目中表示,中方认为荷兰与美国联手干预安世半导体事务,但荷方政府此次行动的目的,是为防止安世前中国籍首席执行官将业务及知识产权转移出欧洲。卡雷曼斯称,中国汽车制造商同样需要安世半导体的芯片,荷中应共同解决这一问题。据他透露,荷兰外交官正积极斡旋,他本人将在几日内与中方主管官员会面,“此事已上升至最高层级讨论”。
安世半导体陷入的“僵局”源于美国9月29日发布的所谓“穿透规则”。此后,荷兰政府以行政手段直接介入安世半导体内部事务,引发连锁反应。安世公司全球业务及治理架构受到冲击,并于本月17日传出中国区员工被停薪、系统权限中断的消息,企业经营受到影响。
10月19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发布《安世中国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以正视听”。公开信中写道,在任何时候,安世国内公司都是独立经营、决策的中国企业。信中还强调,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如常,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董事会和管理层始终全力保障公司正常运转,不会允许外部力量影响公司运营或损害员工利益。
随着安世事件持续发酵,全球汽车产业链开始承压。路透社报道称,虽然安世半导体并非生产最尖端芯片的企业,但其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应用广泛,尤其在汽车电子领域地位关键。安世主要在德国生产芯片,在中国完成封装后销往全球汽车厂商。业内担心,如果“僵局”持续,短期内无法找到替代方案,全球车企可能面临供应短缺甚至停产风险。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博泽拉表示:“若汽车芯片运输不能迅速恢复,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汽车生产将受冲击,并可能波及其他行业。我们呼吁尽快解决问题,确保美国及全球汽车制造业正常运转。”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16日表示,美方的“穿透规则”是加害中企的始作俑者,希望荷方坚持独立自主,能够从维护中荷经贸关系、维护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纠正错误做法,切实保护中国投资者正当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周密2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荷兰想要解决问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而不是在美国的胁迫下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同时更要遵守双方企业间形成的契约与普遍的市场原则,与中方通过磋商妥善解决分歧。周密认为,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在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更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齐全的产业链,牢牢把握科技发展的自主性和主动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更加牢靠的基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