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谁执法谁普法|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以法治护航金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来源:东莞阳光网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温龚锋 小编
2025-10-16 09:52:11
订阅

普法工作不仅是法治建设的基础环节,更是从源头上防控金融风险、提升地方金融组织监管效能、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保障。2025年10月13日,东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做客东莞广播电视台《法治一线》栏目直播室,围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情况,与听众在线交流,详细介绍金融普法工作的举措、成效与未来规划。知东莞APP同时进行视频直播。

作为东莞市第八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的一部分,活动创新性地将评议团请进直播间。本期走进直播间的评议团成员是市司法局寮步分局局长兰惠君,就金融普法的热点与难点,与被评议单位面对面交流。

健全机制与队伍建设并举 夯实金融普法工作根基

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线下公益活动

金融普法工作作为连接金融专业机构与广大群众的重要桥梁,起到双向赋能作用,一方面提升公众的金融法律素养,另一方面强化行业合规意识。

四级调研员黎洁敏介绍说,该局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责任清单,保障专项经费,通过强化组织、制度与预算安排,确保普法工作融入监管与风险处置全过程。

在提升干部法治素养方面,该局通过“软硬兼施”构建长效机制。一方面,领导带头研学,将法治学习纳入中心组学习与年度培训必修课;另一方面,将法治成效纳入考核,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并聘请法律顾问为重大决策提供支撑。

线上普法与线下普法同步 着力打造金融普法新格局

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是如何践行“谁执法谁普法”的?

2025年6月20日举办“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2025年东莞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监管一科副科长刘智标强调,执法者同时是普法者,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坚持“事前释法、事中说理、事后解惑”,并已依法公示122家次机构检查信息。政策制定与解读同步,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旨在营造安全、稳定、可预期的金融营商环境。

据介绍,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在创新普法模式上进行突破:该局培育了超8000人的防非志愿者队伍,依托社工组织深入基层。线上利用官微、官网发布警示案例,组织短视频大赛;线下结合重要节点,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城市寻宝”、公益广告全覆盖等特色活动,总曝光量超数百万次,推动普法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

正视挑战并积极回应关切 明确未来普法工作方向

打造全市首批“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服务驿站”

在观看展示银行机构正面反馈的访谈片后,黎洁敏指出了当前普法工作面临的挑战,如金融风险隐蔽性增强、社会合力有待加强等。她表示,下一步将完善责任清单,深化部门、镇街及金融机构联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普法矩阵,并呼吁公众增强风险意识,守住“钱袋子”。

在互动环节,评议团嘉宾就防非志愿者培训机制、执法普法结合举措等提问。东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监管二科副科长卢浩祥回应说,已建立信息互通与点面结合的学习机制,统一宣传口径,定期培训骨干以确保志愿者专业度。刘智标则表示,将通过将普法深度融入监管全流程、推动行业协会“以案释法”、开展分层分类精准指导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地方金融组织。

针对听众关心的催收业务归属、典当与寄卖区别、预付费消费涉非法集资风险等问题,该局均给予了清晰、实用的解答与风险提示,强调了选择正规机构、理性判断、保留证据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的重要性。

市司法局寮步分局局长兰惠君在点评中用“机制健全、闭环完整”“聚焦需求、贴合实际”“形式创新、效果显著”三句话高度概括了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的普法工作成效,特别肯定了其内外结合、创新形式、多元联动打造的普法新格局。

(文/记者 温龚锋 图/记者 李孔胜)

14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