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莞一夏”自然与民俗里的文学课系列活动完美收官(第三辑)
感悟莞邑历史人文,品读乡村民俗文化,徜徉优美自然生态。今年夏天开始, 在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东莞市文联的指导下,东莞市作家协会联合道滘镇永庆村、大岭丫村等10个“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社区),组织开展“百千万·莞一夏”——自然与民俗里的文学课系列文学采风研学活动,由名作家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乡村民俗文化、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并举行专业讲座和文学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们进行观察、思考和即兴创作,让孩子感受莞邑乡村的人文、生态及民俗之美,提升观察、阅读、写作能力,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夏风雅收官处,诗韵龙舟满滘联
10月7日上午,随着汾溪河畔的清风拂过柳梢,“百千万·莞一夏”自然与民俗里的文学课——东莞名作家带你走读美丽乡村系列活动,在万江水乡滘联圆满收官。这场文学与水乡的邂逅,为整个系列活动画上了意蕴悠长的句号。
活动伊始,滘联茂春龙舟文化基地便迎来了兴致盎然的师生与家长们。在简约的开场仪式后,东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胡磊的致辞为这场文学之旅定下轻松愉悦的基调,随后大家便循着水乡脉络开启采风之旅。
从龙舟文化展示厅里静静陈列的非遗物件,到威严犹在的老船,形态各异的新旧龙头,精美锃亮的龙舟鼓,在滘联社区工作人员的精彩讲解下,极大地吸引了大人与孩子们的好奇与兴致。龙舟文化在这里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能触摸的历史、可感知的信仰。沿汾溪河漫步前行,两岸风光与水乡人家构成流动的画卷,仿佛徜徉于生动的自然课堂间。
随后抵达位于汾溪河边的万江枝昌龙舟训练基地,河中荡漾的船只,室内成排的船桨,都随着欧教练咚咚敲响的鼓声,瞬间泛活起来,也将大家的兴致点燃了。
“水乡的美,要用心捕捉细节。”在作家们的现场指导下,采风的见闻渐渐转化为创作的灵感。中国作协会员、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池沫树、谢莲秀以儿童文学的视角,引领孩子们从龙舟纹路里发现故事,开启他们的想象力,用文字定格水乡的灵动瞬间;教育专家、资深教师姜海平、兰翔、刘伟伟、韩芳等,也各自施展专长,帮孩子们梳理思路、找准角度、运用好多种修辞手法,将作品写出彩。
孩子们或蹲在河畔记录风的形状,或围在龙舟旁描摹龙骨的肌理,在与作家、专家的互动中,汾溪的流水、龙舟的木痕、非遗的温度,渐渐化作诗歌的韵脚与散文的段落。
作为“百千万·莞一夏”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这场水乡文学课既是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文化传承的鲜活注脚。活动由东莞市作家协会与滘联社区联合主办,东莞市青少年作家学会协办,汇聚了作家、教育专家与社区力量,将文学创作与民俗体验、自然探索深度融合。
从茂春基地的非遗课堂到枝昌基地的龙舟文化,从作家引路的采风之旅到灵感迸发的创作时刻,活动不仅让青少年领略了美丽乡村的人文底蕴,更让他们学会用文字记录时代变迁。
文随步履穿古阁,笔蘸粽香写永庆
9月30日,“百千万·莞一夏”自然与民俗里的文学课——东莞名作家带你走读美丽乡村专场活动在道滘镇永庆村举行。此次活动由东莞市作家协会、道滘镇永庆村委会联合主办,东莞市作家协会道滘分会、道滘镇四联小学协办,以“行走+创作”的形式,让学生随同文学专家等在古建文脉与非遗粽香中,解锁美丽乡村的文化密码。
东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胡磊,中国作协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周齐林,广东省作协会员、资深教师韩芳,道滘镇四联小学校长刘妙妍,市作协道滘分会主席朱澜等专家导师,率领着朝气蓬勃的学生们,带着对乡村文化的好奇与期待,开启这场文学与民俗的碰撞之旅。
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首先走进巍焕楼——这座承载道滘百年文脉的标志性建筑。巍焕楼又称道滘文阁,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青砖塔身搭配红砂石匾额,“扶摇直上”“文经武纬”“巍焕楼”的石刻题字,历经岁月仍清晰有力。作为“三河汇聚”的风水宝地,它不仅是“宝塔镇河妖”的民俗象征,更见证了道滘科举史的辉煌:建成30余年后,道滘人叶雄邦中武举人,此后百年间,这里先后走出22位文、武举人(含进士),恰好应和了“文经武纬”的匾额寓意。如今,这座古塔历经1932年重修、1990年翻新加固、2022年开放式改造,已从历史建筑变身为村民休闲的花园式公园。每逢农历二月初三文昌诞,村民还会来此祈福,祈求孩子学业有成,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延续生机。
随后,一行人前往道滘裹蒸粽文化馆,沉浸式感受非遗美食的文化魅力。该馆坐落于永庆村原道滘旧食品厂园区,以“挖掘传统、活化传承”为核心,通过展陈、体验、餐饮等多元功能,全方位呈现道滘粽的历史、工艺与文化价值。
采风完成后,活动转入永庆村委会三楼会议室,进入“文学创作交流”环节。胡磊、周齐林等五位导师,结合实地采风的所见所感,与四联小学的学生们展开深入交流。导师们引导学生从巍焕楼的历史故事、裹蒸粽的非遗传承中选取创作角度,用诗歌、散文记录感受,也可以笔记或日记形式抒发心得。现场氛围热烈,乡村的美景与文化,渐渐转化为一篇篇充满童真与思考的文字。此次活动,既是“百千万工程”在文化领域的生动实践,也是“文学赋能乡村”的一次有益探索。
水岸宗祠裁诗稿,大岭丫村蕴文心
9月30日,“百千万·莞一夏”自然与民俗里的文学课——东莞名作家带你走读美丽乡村系列活动在道滘镇大岭丫村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东莞市作家协会、道滘镇大岭丫村委会主办,东莞市作家协会道滘分会、道滘镇新城小学协办,吸引了众多学生和文学爱好者参与。
当天下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作家协会儿童(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谢莲秀,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东莞市作协道滘分会副主席袁有江,青年作家、东莞市文学艺术院签约作家马益林,新城小学语文科组长、高级教师叶福燕等专家导师,以及30多名学生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大岭丫村的水岸枫林、广庆桥、一氹书院、一美叶宗祠等景点,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
水岸枫林生态景观带最早建于2011年,2019年大岭丫村进行升级改造,一旁是葱茏的稻田,另一边是水波荡漾的河涌,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是该村推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生动体现。广庆桥则记载着大岭丫村起源的历史故事,清朝时叶氏兄弟来此立村,后分家形成大氹和细氹,广庆桥连接着两个村落,见证着村庄的发展变迁。
一氹书院是一个集咖啡馆、村史回廊和公共书吧于一体的创意文化空间,它由闲置地整治改造而成,建筑设计独特,从上往下看是“水滴轻触湖面,泛起层层涟漪”的形状,展现了水乡的柔美与灵动。一美叶公祠是为纪念细氹村叶氏立村始祖叶一美而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2012年村民自行筹款对其进行重新修缮,现在这里不仅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常态化开展“麒麟引凤”和粤曲演出等交流活动,传承和弘扬着传统文化。
参观结束后,大家来到道滘镇新城小学,主讲导师谢莲秀、袁有江、马益林、叶福燕等,与该校五年级的100名学生开展了精彩的文学沙龙活动,师生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导师们根据各自的文学感悟和创作经验,列举经典名家名作,结合采风了解到的内容与素材,引导学生选取合适角度,创作出有趣味、有深度且精妙的诗歌或散文作品。
道滘镇新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郭建新,党支部副书记黄欣欣表示,此项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近距离地接触了自然与民俗文化,感受到了美丽乡村的魅力,并聆听了精彩生动的文学课,得到了名作家的专业指导,提高了他们的文学审美及写作能力。同时,也让作家们借此机会深入生活、走进基层,期待能创作出更多优质、接地气的文学力作。
赞
36
youyi73-85
6小时前
为‘百千万·莞一夏’点赞👍,期待下次再见!
许润华华
6小时前
这系列活动收官啦,可我的心还留在里面呢🤩。
emi200
6小时前
‘百千万·莞一夏’简直绝绝子,爱了爱了💖!
歲月如歌
6小时前
哇塞,这个系列活动太棒啦,真是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