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东莞人熟悉的黄旗山有「大变化」,国庆来走走!

来源:东莞发布×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谭晚兰 小编
2025-10-01 12:00:21
订阅

金秋已至,最宜登高。

说到爬山,东莞人最爱去的一定有黄旗山。

最近,黄旗山有不少新变化——灯笼“焕新”,正门广场、御峰平台“上新”,还有叹啡、赏景、买手信的多重体验。

摄影:陈锦富/影像莞、热心市民

除了新变化,黄旗山也是一本超棒的自然课本,这里的动植物,能给你带来无数“新知识”,让你的探山旅程更有趣!

今天,来给大家上一堂“科普课”,看完这篇再去爬山,你会对这座就在“家门口”的山,更熟悉一点。

准备好了吗?是时候,重新认识黄旗山了!

01

 黄旗山其实很大

 试试发现一些新地方!

“焕新”后的黄旗灯笼(图源:东莞东城)

黄旗灯笼——黄旗山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东莞广为人知的城市地标之一。

9月初,黄旗灯笼焕新回归。经过构件除锈修复、密封胶更换、外立面清洗等,灯笼的灯光更柔和、结构更稳固。那一隅东莞人熟悉的平和,依然如故。

以这盏大灯笼为中心,它脚下的山峰,是多数人对黄旗山最深刻的印象。

地处市区、半小时内登顶——这是人们喜欢一直到访这里,愿意反复“刷山”的重要原因。

但,一个或许会让大家感到意外的“冷知识”是——

黄旗山,其实挺大的。

这座山脉,从东城中路,沿八一路蔓延至环城路,两端相距7公里,打车都要20元。

很多人可以玩一整天的东莞植物园,面积再加一半,才能赶上黄旗山的7.1平方公里。

整个公园大致分为三个区域。

最为人熟悉、参与了大家最多记忆的,是灯笼所在的旗峰景区,但这里大致只有整座山脉的1/4。

近年来人气渐长、周末“长满”露营毯的,是虎英景区。这一片山峰层叠,水景也更丰富,南边有横岭村的烧鹅烟火气,东北侧是藏着东莞人看湖、玩水、烧烤记忆的“虎英公园”。

靠近环城路的,是南麓文体带。一对对拍婚纱照的新人,是这里最明艳的风景,这里广阔的山林绿地,也藏着未来广阔的发展图景。

从翠峰路上空看黄旗山(摄影:欧迪鹏/影像莞)

镜头从远处再拉回灯笼。

到达灯笼的路有多少条?——五条

也就是说,光是在旗峰景区,就有五个起点、五个方向、五种风景,可以到达188米的山顶。

路线一:主打一个休闲

这条路的上山点,是黄旗观音古庙一旁的乒乓球场。因为上山路途短,且斜坡为主,膝盖友好,成为登山的人气路线。

行走途中,有廉泉、留靴、珠联三座亭子可以休憩,到了御峰平台,也可休整一番。道路宽敞,新加装的护栏让安全感也有所升级。

若是有老有小、全家作伴,或是亲朋好友,相约徒步,这条常常充满欢笑、不怕“迷路”的热闹路线,可以说是首次登山和休闲的最佳选择。

路线二:经典之选

路线二始于黄岭道院一侧,有陡坡,有平缓,也是大家熟悉的选择。登山前,经过两侧种满榕树的平路,仿佛被自然邀请而来。

这条路全程需要拾级而上,但好在向上的途中,时而又顺应山势往下,仿佛随着山脉生长而呼吸,让整趟旅程充满韵律。

路线三:亲子最宜!

这条名为游蛇路的登山径,很多人或许有些陌生,但十分推荐一试!

从公园东门进入,经过东湖,穿过一株株波罗蜜大树,右侧有一大片可以露营的草地和山坡,左侧是小孩子喜欢玩乐的运动设施和沙地,亲子属性拉满!

沙池一侧的斜坡,便是游蛇路的入口(还有一侧靠近附近的住宅)。前半段是平缓的坡路,登山途中不妨放慢脚步,留意一下两边的植物,不少都挂着科普树种的小牌子,能学到不少新知识!

走到中段,接续上石阶,能直接通往灯笼。途中从树林间远眺,看到的是不同角度的城市中心。

路线四:长路好风光

在五条路中,这条从“酒吧街”出发的路,是最长的登山径。

石阶路口被树根顶起,很有年代感。前半程的路,要先在另一座山——“五马归槽”中行走,为观赏旗峰山提供了一种新的“侧面”。

国贸高楼与正在建设中的CBD清晰可见,远眺风光无敌。虽然路长,但胜在风景,而且停车场就在入口前,一下车就可以开始有氧锻炼啦!

路线五:运动达人请挑战!

这条需要途经“将军帽”上山的路,最为陡峭,非常考验“脚骨力”。

从翠峰路路口的天桥上山,一路都是向上的石阶,先陡后缓,全程就像是用脚步给黄旗山的山形画一张素描。

这条路路程较短,直达灯笼,但要坚持“顶硬上”。想最快登顶,可以试试在这里开启一场“速度挑战”,看看自己无氧锻炼的成果如何~

从“森林的外形”来看,黄旗山山脉由好几座山组成,但大多是开始陡、后面缓。大概,这是这座山在用它自己的方式,教会东莞人一个道理:

向上走的路,可能一开始会很累、很难,但到了后面,就会好起来。

所以,下次来黄旗山,去走走那些还没走过的路,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别只是为了打卡灯笼,急着上山、急着下山。

02

 家门口的自然课堂

 也可以很“野”

黄旗山,是一座城市公园,也是城市里的一大片森林。

在那些生态仍然较为原始的隐秘角落,这座森林以它的“野性”,庇佑着一群群“原住民”小动物们。

去年,在黄旗山动物多样性调查成员布置的红外相机镜头里,一只豹猫警惕地经过。

豹猫攀爬能力强,喜欢夜行,常在树洞、土洞、石块下或石缝里“安家”,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城市中心会出现豹猫,这是比较惊喜的!”

一些对植物和鸟类情有独钟的市民,也曾在黄旗山和小动物们有过奇妙的缘分。

“啵啵”在除夕那天,偶遇一只凤头鹰,雄赳赳地立在道观前的枝头。这种猛禽自带“不好惹”的气场,发现猎物时,动作快得像一道 “棕色闪电”。

这几年,每到夏日,鲤鱼湖的夜晚便会限定“出圈”。点点荧光在虎英景区的林间翩翩起舞,数百只萤火虫在公园里上演着一场场无需特效的星野幻境。

这些“环境质检员”的到来,意味着生态环境的日趋向好,也让不少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人,与父辈们小时候在田间地头的回忆有了共鸣。

虎英景区的夏夜萤火(摄影:RexChu/影像莞)

还有黑鸢(yuān)、松雀鹰、白胸翡翠、黑领噪鹛(méi)、灰背鸫(dōng)、小䴙䴘(pì tī)、金斑虎甲、金边窗萤……

有时,它们偶然到访人类的视野中;有时,它们藏在不愿被惊扰的角落。

目前,黄旗山已发现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7种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全市1/4的陆生高等脊椎动物种类,都能在这里找到。这些“土著”,维系着这座山的生机与灵性,对区域生态系统平衡而言至关重要。

网友镜头里捕捉到的黄旗山小动物(摄影:卢兆威、啵啵、黄桂彬)

“扎根”在黄旗山的,还有掌控着绿意的树木。

让广东人又爱又恨的亚洲沙示,那股“风油精味”来源于梅叶冬青。山中四月到十月,从黄旗山主峰到翠湖的路上,那些长满黑色果子、树杆上星星点点的树便是它们的“真身”。

在登山径中行走时,记得留意树上挂着的“身份牌”——乌墨、荷木、阴香……你熟悉或陌生的树,在这里都能发现。树木的花期和果期,也都一并科普到位了。

在并不容易感受到秋意的岭南大地,落羽杉可能是这几年出镜率最高的“秋日代言人”。

落羽杉的家,原本多在北方,近几年才逐渐引进至南方。秋冬季节,不妨到黄旗山南麓走走,伫立湖边的落羽杉,与木栈道搭配出一种大地系的“美拉德”氛围感。

黄旗南麓的落羽杉(摄影:北江/影像莞)

为了让黄旗山有更高的森林质量,多年来,林分改造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中。2010年以来,黄旗山城市公园开展了约3800亩的水源涵养林林分改造工作,建设持续承载的环境支撑体系。

种下莞香(土沉香)、枫香、天料木、铁刀木、格木、红锥、木荷,让登山者可以观叶赏花,嗅到芳香;清理容易倒伏的桉树等,让风雨侵扰下的山林更有韧性。

一群“种山”的人,在山中与树木相处,科学地养护着城市中心的绿野仙踪。

在城市里看星空,到林地里观“萤火”……

如今,越来越多博物爱好者,在这个公园寻找自己独钟的那份“野性”情结;也能不时看见自然导师带着大小朋友观虫、赏树,认识多样的生态。

在黄旗山门前拍摄到的星轨(摄影:唐幸耀/影像莞)

了解,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想要来一场自然观察,不必远去深山老林,就在城市中心,黄旗山也值得深度探索。

03

叹啡、露营、骑行……

你的黄旗“新玩法”怎样?

一片受人喜爱的城中郊野,既要有好走的路、养眼的自然风景,也要有好玩的“碰头点”。

清晨和傍晚,山脚下是健身达人的地盘。打太极、练书法、唱粤曲……时间是慢下来的,与山外的车水马龙仿佛两个世界。

下班时分,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不要在这里和“乒乓大神”轻易过手,街头的球桌最为卧虎藏龙。

修缮一新的西湖湖畔,吸引来骑行的少年;黄旗南麓,也是滑板爱好者的“刷新点”。

图源:李淦斌/影像莞等

网球中心附近,香遇走廊的大片草地,儿童友好和宠物友好性质拉满,一到周末,就热闹无比。

沙池上造型新奇的游乐设施、各种智能健身器材和无动力装置,也让这个区域成为一个小型乐园,足够有趣。

摄影:翟嘉欣/影像莞

还有看日出、追日落、远眺广州塔……

年轻人们,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掘出不少黄旗的“新玩法”。

在挖掘城市“宝藏”这一方面,这座山永远能带来新的创意和灵感,或许,人们喜爱黄旗山,便恰恰是因为这种生命力。

日落时,在黄旗山远眺广州塔(摄影:钟之豪/影像莞)

动感之余,当然也要有歇脚之处。

从旗峰景区、虎英景区到南麓文体带,近年来“长”出不少有意思的咖啡店,有的是庭院风,有的是阳光玻璃屋,揽下湖光山色。

图源:东莞日报

公园北边,靠新世界花园侧的黄旗益驿,不时举办自然课堂、亲子绘本阅读、环保工作坊,还有一面书墙留住过客的片刻脚步。

接待你的店员,可能是特殊群体,他们努力地融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温暖,随着咖啡飘香。

图源:莞空间联盟

也有网感十足的新式咖啡店,以亭台做文章,在公园里创造着自己的风格。

吹着山风,伴着鸟鸣,和好友一起谈天说地,这样的山中一日才算完满。

溪流瀑布、木栈道、复古亭廊……这几年,不少新修建、改造的设施逐步开放,为这个“老公园”增添了一些新意。

现在,黄旗山的“御峰平台”也修缮完成,对外开放。这处登顶前的驿站,将新增休闲、观景、简餐等功能。

图源:东莞东城

这个国庆,黄旗山还开通了观光车,从正门出发轻松到达御峰平台;黄旗广场地下停车场和香遇走廊服务中心停车楼也正式启用,提供千余个停车位。更多配套设施和活动场地,也在公园各处完善中。

黄旗山,和这座城市一样,有过去的故事,也有自己的未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旗山使用方式”(山上的TA们也是),无论在东莞生活了多久,每个人也都能创造和分享自己的“黄旗记忆”。

这个秋天,来探访“老朋友”吧,会有惊喜的~

黄旗山,一直都在,也可以一直新鲜。

53

推荐
评论
  • 博淼33

    0
    举报

    19小时前

    黄旗山有新变化喽,国庆去逛逛,应该会有很不错的体验😎

  • 三文鱼寿司卷

    0
    举报

    19小时前

    哇塞,黄旗山的变化值得国庆去瞧一瞧,好兴奋🥰

  • 十三姨13

    0
    举报

    19小时前

    哟呵,黄旗山有大动作了,国庆就去探探究竟,肯定很棒👍

  • aphionz

    0
    举报

    19小时前

    哈哈,黄旗山变了呀,国庆去走走,说不定能发现好多新乐趣🤩

  • jklandwq

    0
    举报

    19小时前

    黄旗山有大变化啦?那国庆必须去溜达溜达,好期待😉

  • 丽丽0769

    0
    举报

    19小时前

    哇,黄旗山的大变化,国庆去打卡,感觉会很有惊喜呢😄

加载更多
6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