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湾区大学物质科学论坛成功举办
2025年9月15日至17日
“探索物质奥秘,汇聚湾区创新”
——2025大湾区大学物质科学论坛
2025 Physical Sciences Symposium of
Great Bay University
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由大湾区大学主办,大湾区大学物质科学学院、广东省先进材料与大科学装置前沿交叉重点实验室及“湾有引力”大讲堂承办。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以及华为、联想等产业界专家共计150余位物质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齐聚一堂,聚焦人工智能背景下物质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探讨物质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关键科学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着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湾区大学创校负责人田刚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Michael Grätzel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徐强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叶金花教授,香港青年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青年院士(YFHKEng)、香港理工大学郑子剑教授等嘉宾出席。田刚院士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开幕式由大会主席、物质科学学院讲席教授赵金奎主持。
田刚院士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大湾区大学的办学定位、筹建进展和学科设置。他表示,大湾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区域,经济充满活力、产业基础雄厚、人才资源丰富,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大学+”发展战略,积极与大科学装置及科技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他特别提到,学校地处松山湖核心地带,紧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与物质科学领域高度契合,因此聚焦材料领域,优先布局并成立了物质科学学院。
田刚院士强调,本次论坛以“探索物质奥秘,汇聚湾区创新”为主题,旨在汇聚海内外顶尖学者与行业领袖,构建一个高水准、开放式、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前沿科技成果。最后,他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大湾区大学建设与发展的专家学者表达了诚挚感谢。
大会主席赵金奎教授详细介绍了物质科学学院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尤其是学校物质科学能力实验室的平台建设以及学院在凝聚态物理、中子科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量子信息材料、大科学装置与先进表征技术以及AI for Materials等前沿领域的科研布局,期待通过本次论坛能推动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及知名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助力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大会报告环节中,多位院士带来精彩分享。世界顶尖材料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Michael Grätzel教授以“材料创新在钙钛矿光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为题作报告;徐强院士聚焦“面向催化与能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设计”展开探讨;叶金花院士介绍了“太阳能驱动碳循环:从光催化到光热催化”的研究进展;郑子剑院士则带来了关于“透气电子皮肤”的创新研究分享。
本次论坛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汇聚全球智慧,为学者与企业界人士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有效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的成功举办也为学校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还有多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包括广东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山青教授,北京大学朱瑞教授,中核光电首席科学家刘生忠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徐保民教授,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麦耀华教授,中山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高平奇教授,深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大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谢国强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严克友教授,澳门大学邢贵川教授等。
赞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