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AI驱动教育变革,构建未来教育新图景

来源:南方+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李远方 小编
2025-09-15 10:21:09
订阅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的形态与未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东莞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路径,2024年获评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示范区和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实验区,15校入选省智慧教育标杆校。

从智慧课堂的精准施教到AI助手的个性化学习,从教育大数据分析到跨学科创新实践,当前各学校正以多元场景应用重塑教学范式。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南方+推出“东莞人工智能教育”栏目,聚焦学校层面的创新探索,提炼可推广经验,展现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东莞实践。

作为东莞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学校,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自创办以来,便以开放前瞻的教育理念为引领,凭借智能化的教学设施与多元化的技术应用,在未来教育的探索之路上稳步前行。

从AI生图为学生勾勒职业梦想,到四大科创实验室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再到智能纸笔课堂精准捕捉学生学情动态,学校将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传统课堂注入全新活力,意在构建一个开放、协同、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为培养具备科创思维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以课程为载体

构建阶梯式人才培养路径

教育的变革,课程是核心载体。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深谙此道,学校精心构建了“一核·三层·六院”科创课程体系。

其中,“一核”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课程的根本核心,“三层”课程涵盖基础型、拓展型与卓越型三个层级——基础型课程以国家课程为核心,融入科创启蒙内容,为学生筑牢知识根基;拓展型课程通过多学科项目式学习,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卓越型课程则以国际赛事孵化为重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高阶成长平台。

“六院”即数理、人文、艺术、科创、体育健康、社会财经六大书院,为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舞台,实现从学科基础到创新项目的阶梯式培养。与此同时,学校打造“一个中心+四大实验室”的创新平台,包括智慧学习数据中心和智能驾驶、人机交互、空天科技、工程创造实验室。

在课程实施层面,学校采用“必修+选修+项目制”的组合模式,构建普及→提高→拔尖的分层培养路径,并配套专业师资团队、校企合作资源与赛事通道等支持系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成长。

“一核·三层·六院”科创课程体系,意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

从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便可清晰看到这一梯度,小学一二年级开设静态模型搭建与动态模型搭建课程,启蒙学生空间思维与动手能力;三四年级引入智能模型搭建与Scratch图形编程,开启编程入门之旅;五六年级则进阶至Mixly趣味编程、3D设计与打印、科创项目及Python编程课程,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创实践能力。

进入初中阶段,学校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开设动漫游戏制作、大数据和云计算、智能电子产品设计、智能服务机器人(以无人机为代表)、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工业4.0六大专业方向课程。

2024年10月,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获评首批东莞市人工智能应用实验校

这些课程不仅紧密对接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更精准契合未来就业市场的核心领域,帮助学生提前找准兴趣方向,规划未来发展。当前,学校正持续加快完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元素无缝融入各学段、各学科学习过程,让学生系统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与技能,成长为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技术革新课堂

赋能个性化的教与学

先进的课程理念需要与之匹配的教学环境来承载,作为东莞第二所公办未来学校、滨海湾新区全力打造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还积极打造智能化教学环境,让技术全方位赋能教与学,重塑课堂形态。

在一堂以“梦想”为主题的班会课上,技术的魅力生动展现。老师借助AI生图技术,将学生们描述的未来职业愿景瞬间可视化——汽车设计师、数学老师、外交官、物理学家、超市老板……当屏幕上出现一个个身着职业装的“小大人”形象时,教室里充满了惊叹与欢笑。

“我们积极运用新技术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关注,让教育更深刻。”授课老师张智林表示,AI将抽象的“梦想”具象化,犹如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面向未来的种子,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

在生物课上,技术成为了探究学习的桥梁。在《探究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一课中,学生们熟练操作显微镜,并将观察结果实时投射到电子屏幕上。“看到了,这就是细菌!”成功的兴奋溢于言表。学生吴宇航反馈,在这种高度沉浸的实验室环境中,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理解更加扎实,学习兴趣也愈发浓厚。

滨海湾未来学校学生在生物课上操作显微镜

这两堂课正是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日常教学的缩影,以技术革新课堂,让个性化的教与学随时随地发生。据悉,通过引进产业与学术资源,学校高标准建成15间创新型实验室,将前沿科技与常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了教育空间创新、课程重构与教学方式变革的有益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纸笔课堂”是学校赋能精准教学的另一利器。这套系统通过专用的智能本子和笔,实时捕获学生的答题过程与解题思路,为教师提供精准的学情分析数据,助力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变革了教学,也提升了管理效能。在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校门口,智能门禁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实现秒级通行,既便捷又安全;在班级门口,智能电子班牌集成了课程信息、考勤记录与班级风采展示,一目了然;在资源中心,学生借阅图书全程自助,刷脸或扫码即可完成,高效便捷。

学生通过“刷脸”,自助完成图书借阅

如今,技术已无缝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了一个智慧、流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

借智聚力

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新示范

面对教育的深刻变革,独行快,众行远。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秉持开放办学,并进一步借助外部高端力量,通过与高科技企业及顶尖高校的深度合作,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教育的质量与深度。

今年初,滨海湾未来学校全面引入DeepSeek人工智能,并分别开展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专项培训,提升教师AI教学能力,开启学生AI学习新体验

当前,学校正着力构建“E-GROW画像式教育评价模型”,该模型由“强交互数字孪生学校”“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自适应个性学习系统”“全过程专业发展系统”四大数据系统和“多模态教育数据大脑”组成,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精准、个性化的教育评价与支持,助力其全面发展。

2024年11月,学校携手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共建教育实习点协议,并探索在课程设置、智能化教学工具、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合作。

滨海湾未来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教育实习点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以建成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交叉学科创新高地为定位,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研,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首个重大项目和首个重点项目,且连续七年立项项目数位居全国第一。

对此,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明确表示,希望在课程体系搭建、师资培养、实践平台建设、数智课程开发等方面与其开展深入合作,具体规划包括完善AI课程体系、创新AI实践平台、锻造AI师资团队、协同产业资源、借智高校开发课程以及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力打造东莞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示范。

2025年6月,东莞滨海湾AI智造园项目开工。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滨海湾新区AI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也将为学校对接高端产业资源提供平台,为链接前沿产业资源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沃土。

配备先进设备与资源的创新型实验室

展望未来,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以课程为核心载体、以智能环境为支撑平台、以校企高校合作为强大引擎,正系统性地推进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在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AI与教育还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值得期待。

37

推荐
评论
  • 思念夕阳

    0
    举报

    09-16

    教育新图景,AI让学习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 湛江张小乐

    0
    举报

    09-16

    未来的教室,AI老师可能会成为常态哦!😉🌐

  • 27809176

    0
    举报

    09-16

    AI驱动教育,感觉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变成了现实!🎬🚀

  • 坐等红杏出墙

    0
    举报

    09-16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AI引领教育革新,赞一个!👍🌟

  • cwz

    0
    举报

    09-16

    这简直是教育界的变形金刚,厉害了!🤖💪

  • 21441958

    0
    举报

    09-16

    哇塞,AI教育,未来已来,太酷了!🎓✨

加载更多
6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