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共享、湾区联动、守正创新!第二十三届东莞“粤剧黄金周”开幕
9月10日晚,以“粤动青春 剧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东莞“粤剧黄金周”在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正式拉开帷幕,“粤剧黄金周”将持续至9月15日,期间精心策划了“莞邑荟萃”优秀折子戏专场等六大主题活动,通过高水准的艺术展演与湾区交流,打造一场全民共享、湾区联动、守正创新的高品质文化艺术盛会。
本届“粤剧黄金周”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东莞粤剧发展中心承办,东莞市文化馆、长安粤剧团、东莞粤剧图书馆、东城文化服务中心、石碣镇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协办,以创新形式激活传统文化,全面展现湾区粤剧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并成功入选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
01
创新演绎
传统粤剧焕发新机
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素有“粤剧之乡”美誉的东莞,在推动粤剧艺术传承发展的探索实践中坚持守正创新,让粤剧艺术在莞邑大地生生不息。
本届东莞“粤剧黄金周”以“粤动青春 剧创未来”为主题,是东莞立足传统、面向未来,推动粤剧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又一次积极探索。
“通过青春跨界演绎、名家传帮带、湾区联动共赏、市镇联动等多元方式,让传统的粤剧艺术焕发勃勃生机。”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杨嘉在致辞中表示,“粤剧黄金周”既是东莞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品牌活动,更是东莞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城市文化形象、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东莞将进一步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将一批聚焦东莞本土文化的优秀粤剧短剧引入社区、乡村、重点景区开展定点驻演,激活文化资源与旅游场景的双重价值。
如何让传统粤剧艺术绽放新的时代光彩,以粤剧为载体讲好新时代的东莞故事?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主任香雪萍介绍,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儿时“月光中流淌的袅袅粤韵”是她多年守护的美丽乡愁。东莞粤剧发展中心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莞粤曲的保护单位,始终致力于推动东莞粤剧事业繁荣发展。为了推动粤剧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东莞粤剧发展中心树立了一个长期目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粤剧品牌,培养粤剧人才,创作粤剧作品,提升粤剧在文化市场中的地位。
今年以来,东莞以突破的决心、创新的视野,打破固有框架,重点打造三大引领性项目:粤剧《最是女儿香》、纪录片《戏脉》和小剧场粤剧《虎门壮歌》,用精品粤剧讲好东莞故事。以粤剧《最是女儿香》为例,该剧用粤剧讲述莞香的故事,创新融入各种“潮”元素,刷新年轻观众对粤剧的印象,更联动镇街及相关企业开发潮玩布偶,以剧引流,带热一批文创产品、莞香产品以及东莞“千年香脉”非遗文旅线路,为推动传统粤剧创新发展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
02
好戏连台
名家新秀同台献艺
根植本土,传承创新。本届“粤剧黄金周”精彩纷呈,精心策划了开幕仪式、“莞邑荟萃”优秀折子戏专场、经典粤剧《梦断香销四十年》、“十全十美”粤剧经典名曲演唱会、粤剧《铁军》、“烽火梨园——抗战时期的粤剧”展览等六场主题活动,为广大戏迷呈现丰富多彩的粤剧艺术盛宴。
开幕当晚,粤剧开台例戏《六国封相》精彩上演,以长安粤剧团为班底的粤剧新秀,联合彭炽权、欧凯明、黎骏声、严金凤、吴思明、刘丽等粤剧名家同台献艺,体现“一戏跨湾区”的文化合力。
本届“粤剧黄金周”不仅汇聚多位粤剧名家,更汇聚了以东莞粤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汉杰为代表的本土青年人才,并以基层粤剧团(如长安粤剧团)为演出主体班底,凸显东莞力量。
“烽火梨园——抗战时期的粤剧”展览从抗战时期粤剧在香港、澳门、广西等地的演出状况,粤剧名伶的抗日救国事迹、抗战题材的粤剧剧目三个不同侧面,展现粤剧人的家国担当。
本届“粤剧黄金周”还大胆探索现代表达,深度融合西方音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元素,组建跨界融合乐队,打造“新国潮”音乐风格。其中,“十全十美”粤剧经典名曲演唱会精选大湾区20位最具代表性的青年演员,将以十男十女的创新演出模式惊艳亮相,并以时下演唱会的形式为传统舞台注入新的时代活力。
赞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