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中小学同上“开学第一课”
2025年9月4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下,东城街道以“传承红色基因,铸魂科创未来”为主线,为东城31所中小学量身定制“学段贯通、场域联动、精神赓续”的开学思政第一课,让红色记忆为科创追求注入使命与温度,让科创实践为红色精神赋予新时代的表达。
教室里,屏幕光影流转,师生们凝神观看。孩子们挺直脊背,时而蹙眉,时而动容,听到先烈事迹时,小拳头攥满敬意;老师们目光专注,神情凝重,将历史细节与教育初心相连。
从低年级清亮的呼号,到高年级沉思的眼神,再到教师们默契的点头,这段跨越 80 年的红色记忆与科创传承,在静默的注视中沉淀,化为师生心中共有的感动与前进动力。
小学篇
《传承先烈遗志 少年科创报国》
——以“沉浸式体验”播撒信仰种子
本节思政课由小学思政骨干团队主讲,课程紧扣小学学段学生认知特点,以“故事化讲述+场景化互动”搭建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跨越时空的对话。胡嵘苹老师携手东城师生开启一场特别的“红色之旅”,从榴花塔到展览馆,在历史现场与先烈“对话”,于科创展台触摸时代脉搏,让红色基因与科创梦想在行走中扎根。
◆榴花塔下忆抗战。在东莞榴花塔抗战纪念公园,张馨文老师为学生们生动讲述了榴花塔的历史和东莞儿女英勇抗战的事迹,引导大家初步理解抗战岁月中凝聚的民族精神与斗争智慧。
◆纪念亭里悟初心。在榴花公园纪念亭,何颖琦老师通过讲述 1938 年榴花阻击战中 22 位抗战烈士以简陋武器对抗强敌的事迹,启发学生理解他们为 “保家卫国” 将 “大家” 置于 “小家” 之前的精神,并引导学生铭记烈士名字。
◆科技力量助抗战。在东莞展览馆红色展厅,赵夏晨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东莞抗日根据地及东江纵队等抗日英雄事迹,还讲述了刘鼎、阎裕昌等在后方以科研、技术等方式支援抗战的故事,展现他们攻坚克难、保家卫国的精神。
◆科技报国薪火传。在东莞展览馆现代科技展区,康梅琳老师引导学生感悟支撑代代人守护家国的信念与科技力量,对比抗战时期与当下东莞科技发展,激发学生传承 “科技报国” 初心,以学习强本领、担使命。
这节课融合场景教学与互动实践,师生走进榴花公园等红色地标,追溯本土抗战史,借聆听先烈故事、触摸历史遗迹,让少年儿童理解“家国担当”;依托东莞科技展馆,展现从“土法造炮”到“大国重器”的科创变迁,引导学生领悟“科技报国”的时代使命,在心中播下红色基因与科创梦想的种子。
初中篇
《缅怀先烈守初心 科技自强逐梦行》
——以“思辨性探究”锚定使命坐标
初中学段课程由中学思政骨干团队主讲,依据初中学段学生思维特点,以“问题链驱动+深度对话”传承红色基因。
◆榴花塔下·烽火忆峥嵘。张崇徽老师在榴花塔公园大门口开篇,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背景,介绍开学第一课主题。在榴花塔浮雕前,张书玉老师循着榴花塔镌刻的抗战印记,带领学生回溯历史长河,邀请小桐讲述太爷爷在战火中的峥嵘事迹,于先辈故事里触摸历史温度,凝练出那段岁月承载的历史厚度。
以纪念亭为历史见证,林少敏老师分享敌后支援抗战的动人往事,串联起个体微光与民族大义,深刻总结全民抗战所蕴含的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历史厚重与时代价值。
◆时空对话·自强的蜕变。邓冰老师带领学生前往东莞展览馆,引导学生分享东莞高新科技,通过“大国重器”视频,强调科技成就的不易与“吾辈当自强”的意义,号召同学们以青春之力践行担当,在时代浪潮中传承自强精神。
◆接续奋斗·共圆中国梦。古瑞鑫老师引导学生分享个人梦想,结合时代背景强调个人梦与国家梦的联系,总结梦想接力的意义。最后,张崇徽老师带领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宣誓,以口号形式传递信仰与担当。
这节课深度融合东莞本土红色资源与科技成就,师生在红色教育基地回溯抗战记忆,剖析先烈奋斗历程;走进科创场馆感受前沿成果,理解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意义,引导初中生从传承记忆迈向使命担当,坚定科技报国方向。
触动心灵处 师者有所思
东城中心小学 赵莹
我含泪观看完《开学第一课》,这两堂课程以“行走”的独特方式,带我们穿越历史烟云、触摸科技脉搏,为东城的青少年上了一堂震撼心灵的思政课,让“传承”与“奋进”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榴花塔下,先烈浴血阻击的身影、纪念馆里的英烈名录,让“和平不易”具象可感。孩子们讲先烈故事、摸碑文,先辈“以命换和平”的壮举,不再是文字,而是滚烫信仰。
展览场馆中,从“土法造炮”到散裂中子源,见证“中国制造”变“中国智造”。当代奋斗者以科技报国,延续先辈“敢闯”精神,让创新成精神血脉传承。
最动人是少年眼神:小学生紧握的拳头、初中生眼含的泪光,“强国责任”在传递。同龄人立“振兴乡村”“科研报国”志,让我们懂:传承精神、接力信念,是少年成长坐标。
当课程结束,国旗飘扬、誓言回响,我知道,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已在无数少年心中播下火种。未来,我们将带着先烈的遗志、科技的力量,以少年意气、青春热血,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强国答卷”。
东城第三小学 王巧玲
今天观看了中小学“开学思政课”,我跟学生们都觉得心里挺受触动的。那些先烈们真是用热血撑起了咱们民族的脊梁,他们那股爱国的劲儿,就像本永远不会过时的课本,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思政老师,我琢磨着更得带着孩子们从历史汲取力量。视频里把先烈精神和咱们少年该有的担当放一块儿说,这点特别提醒我们:思政教育既要扎根历史土壤,又要对接时代需求。让孩子们明白,惦记着先烈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而是要像他们那样坚守信念,用知识与创新为祖国添砖加瓦。这便是新时代青少年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东城实验小学 朱尚记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开学思政第一课》,当屏幕上重现榴花塔下的硝烟,先辈们坚毅的目光与孩子们湿润的眼眶交织时,我深受触动。最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们的真情流露。当讲述1938年榴花阻击战,那些平均不到20岁的壮丁队员用土枪土炮抵抗敌人时;当听到22位勇士牺牲的事迹时;当播放刘阿婆为掩护伤员而牺牲的场景时——教室里此起彼伏的啜泣声,是孩子们对历史最真切的感受,也是对先烈最崇高的致敬。下课铃响了,但教育的回响还在继续。今天,孩子们用泪水铭记历史;明天,他们将用行动创造未来
此次中小学同上一节“开学思政课”,东城街道以“红色传承+科创未来”为双引擎,通过学段分层设计,小学重感知与萌芽,初中重理解与践行,实现思政教育的螺旋上升。课程不仅激活了本土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更锚定“科技强国”的时代方位,为东城学子厚植家国情怀、涵养科创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与“科创素养”在青少年成长中深度融合,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海未来实验小学 五2班彭奕诚
今天的思政课堂,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和坚定信念让我感动,我深刻感受到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刻苦学习,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
东城实验小学 张馨文
整节课不仅有高度,更有打动人的温度,咱们二年级的小朋友看“穿越时空”那段看得眼泪汪汪,中午得哄着才肯吃饭。这大概就是对这节课最好的肯定了吧!作为团队的一员,还依稀记得大家在阳光下奔波拍摄、熬夜审片打磨,在共同的努力下,把想象变成现实。原来所有的收获都是需要不断努力精益求精的!
赞
24
宝贝你在哪里
09-09
哇塞,这样的开学思政课太棒咯🎉,必须点赞👍
梁其振的故事
09-09
这开学第一课真是太有意义啦😜,红色基因加科创未来,完美!
sdlin
09-09
这开学第一课真是太有意义啦😜,红色基因加科创未来,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