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女车祸后右眼近失明,东莞康华医院多学科联手寻找光明!
麻醉苏醒后
17岁的小琳(化名)缓缓睁开眼
当她清晰地看到一米外护士比出的“OK”手势
这个经历了半个月黑暗与煎熬的女孩
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17岁少女的世界 瞬间缩小至30厘米
“医生说可能就这样了,我当时觉得这辈子都完了。”回忆起那段灰暗的日子,小琳的声音仍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
半个月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小琳的人生瞬间坠入谷底。在当地医院接受保守治疗时,她的右眼视力急剧下降,最后只能看清距眼前30厘米的数字,再远便是一片模糊。
转诊至我院时,CT检查的结果令人揪心:小琳的右眼视神经管被骨折骨片死死压迫,右侧多个鼻窦骨折。更棘手的是,她还伴有右侧骨盆严重骨折,已经在病床上躺了半个月,无法动弹。
“视神经压迫超过12小时就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她已经被压迫了半个月,手术风险极高,术后预后不容乐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刘阳云教授指着影像片解释道,骨片就像一把钳子,稍微一动就可能彻底损伤神经,导致永久失明。
两难困境! 手术台上绝处逢生
更复杂的情况接踵而至,小琳的骨盆骨折同样需要紧急手术。若分阶段治疗,不仅会延误视神经的抢救时机,还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考验着医生们的智慧和决断。
经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伤骨科、眼科、麻醉科、口腔颌面外科、医学影像科、泌尿外科、手足踝血管显微外科、药学部等多学科会诊,医院决定启动“协同手术”方案——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刘阳云与创伤骨科副主任陈进团队同时上手术台,在一台手术中完成视神经管减压与骨盆骨折钢板内固定。
手术台上,紧张而有序的氛围弥漫开来。两个团队的配合如同精密的齿轮,配合得严丝合缝。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在显微镜下小心翼翼地剥离压迫视神经的骨片,每一次操作都精确到毫米;
✅创伤骨科团队则同步进行髂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确保骨盆稳定性。
“就像在钢丝上跳舞,既要解除压迫,又不能碰伤已经脆弱的神经,还要兼顾骨盆手术的稳定性。”刘阳云主任坦言,整个手术过程中,大家的汗水浸透了手术衣。
当最后一块压迫视神经的骨片被成功取出时,手术室里响起了一声轻舒的叹息,那是如释重负的声音。而当创伤骨科副主任陈进带领团队完成最后一针缝合时,所有人都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历时4小时,手术圆满成功。
重见光明 少女的世界向更远处延伸
术后首日复查
小琳的右眼已能
清晰辨认一米外的图像
“虽然还需要康复,但能看得更远,我已经很满足了。”17岁少女的脸上,重新绽放出青春的光彩。
对于视神经管损伤患者,救治必须争分夺秒,多学科协作更是生命的保障。此次成功救治,不仅保住了小琳的视力,为她重启完整人生点亮希望,更标志着我院多学科合作救治车祸多发伤的能力体现。每一次这样的挑战,都是对“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深刻践行——团队多一分坚持,患者的人生就多一分光明,也为更多眼疾患者带来信心与可能。
如今
小琳正在康复中
她的世界正从30厘米的模糊
一步步向更远的未来延伸
我们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她一定能看见更广阔、精彩的世界
医学知多D 什么是视神经管损伤?
指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视神经管发生骨折或变形。骨折的碎片、管腔变形或伴随的出血、水肿会压迫、挫伤甚至切断在管内走行的视神经。
这是一种严重的间接性视神经损伤,外力通常不直接作用于眼球或视神经本身,而是通过颅骨/眼眶的传递导致视神经管区域受损。
头部外伤:是最常见的原因。 交通事故:车祸(尤其是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事故)。 高空坠落:从高处摔下。 暴力袭击:头面部遭受重击。 运动伤害:特别是涉及高速、碰撞或坠落风险的运动(如拳击、足球、滑雪、山地自行车等)。 特定类型的创伤:导致额部、眉弓外侧或颞部(太阳穴附近)受力的外伤最容易引起视神经管区域的间接损伤。
最佳抢救时间窗为受伤后48小时内,尤其是24小时内干预,对视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视神经管受压会导致视神经缺血、水肿,若压迫时间过长(超过48小时),视神经细胞易发生不可逆损伤,即使后续解除压迫,视力恢复效果也会显著下降。
因此,一旦确诊,需尽快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明确压迫程度,并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等多学科协作,尽早开展手术(如视神经管减压术)解除压迫,同时配合激素冲击治疗等,最大程度挽救视功能。
治疗目标是尽可能挽救残存视力
阻止损伤进一步恶化
任何头部外伤后出现视力问题
无论是否疼痛
都应视为急症
立即就医!
不要因为“眼睛不疼”
而耽误宝贵的治疗时间
赞
36
lipengxh
09-03
东莞康华医院,医者仁心,期待奇迹🙏
学着长大大
09-03
少女加油,世界那么美,等你来看🌈
xinghui-x
09-03
多学科联手,太厉害了,点赞👍
qrape
09-03
这医院真不错,希望少女早日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