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坊上门传妙招,土办法清理握手楼!南城虫媒防控更接地气
创新“大网格+小网格”管理模式,用“1+3”工作组敲开万家门,巧用工具破解握手楼巷道清理难题,小奖励撬动全民参与,城管手把手教市民防蚊……
连日来,南城街道各社区、部门围绕虫媒传染病防控亮出“看家本领”,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创新做法,正让虫媒防控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出击”,为南城筑牢健康防线提供了鲜活样本。
新基
“大网格”统筹,“小网格”攻坚
“陈姨,您家天台的旧水桶记得倒扣,上周排查的积水点可不能再反复啦!”清晨的新基社区,网格员小张带着3名居民骨干组成的“防蚊小分队”,敲开了社区住户的家门。
▲干净整洁的居民楼天台
这是新基“大网格、小网格”管理模式的生动缩影——社区划成4大网格,两委班子分片负责行业监管和区域统筹,大网格细化出多个“微网格”,由1名网格员和3名居民志愿者组成“1+3”工作组负责落实。
之前社区宣传“清积水”,有老人觉得小题大做,任凭网格员磨破嘴皮也不愿动。轮到同村的张叔上门,递上一杯凉茶坐下聊:“伯娘,万一被蚊咬,得了基孔肯雅热,周身痛又发烧,好难受的。现在清掉这点水,全家都安全,多值!”
三言两语间,老人就跟着张叔一起清理了阳台的积水。“居民跟居民聊,少了距离感,多了信任感。”新基社区相关负责人坦言。
自从有了居民志愿者的帮忙,入户宣传、排查的成功率大幅提升。他们还用东莞方言拉家常、以亲身经历讲蚊害,甚至自发组建微信群分享防蚊妙招。这种“熟人效应”用浓浓的人情味,让虫媒防控从“社区任务”变成了“邻里共识”。
该模式推行以来,新基社区干部管行业、网格员管片区、居民管自己,三级责任压实到每一盆水,切实筑牢虫媒防控屏障。
周溪
“加长神器”捅破握手楼防控天花板
为此,周溪社区提前采购了一批长柄铲子、加长夹钳、钩杆,并制定“分级清理方案”:一级利用加长工具清理巷道夹缝垃圾,二级治理排水沟渠、废弃容器等积水和管道淤塞,三级以“机械+人工”整治杂草与孳生地。
▲整改前后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周溪同步开展宣传引导和成蚊灭杀工作:引导居民自觉清理积水、规整堆放杂物,消杀队对楼道、垃圾暂存点、排水沟、绿化带等区域实施药物喷洒,确保消杀覆盖率达100%。
从新基的“网格连心”到周溪的“工具破题”,再到三元里的“奖励引导”,南城各社区的虫媒防控亮点,都是“精准施策”与“群众路线”的结合。接下来,南城将持续推广各社区优秀经验,用更精准的措施、更暖心的服务,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清积水 灭蚊虫
共筑防线,守护家园
赞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