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莞”一夏 | 从水韵到乡愁:一场水彩课堂如何让青少年读懂清溪之美?
8月20日,莞一夏·2025年东莞(清溪)青少年艺术季之“最美清溪”青少年水彩课堂精彩开启。本次活动由镇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特邀清溪本土知名水彩画家张峭然老师亲临授课,吸引了30名青少年美术爱好者参与。
当天上午,张峭然首先进行了水彩基础技法讲解与示范,从水、透明颜料、特制纸张、软毫笔等水彩画特有物质媒材的特性讲起,让学员们了解水彩画有别于其他画种的材质美感。她强调:“水彩的灵魂在于‘水’,通过控制水分与颜料的比例,可以营造出朦胧或浓烈的视觉效果。”随后,她现场演示了如何调色、运笔,如何通过水分控制营造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和画面质感,细腻的笔触在纸上晕染开来,一幅清溪山水小景的雏形渐显,引得学员们阵阵惊叹。
下午的创作实践环节,学员们在张老师的指导下,以清溪本地风光、特色建筑或生活场景为主题,展开水彩创作。有的学员选择了清溪的山水,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峦的起伏和溪水的清澈;有的则聚焦于古村落的静谧,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光影的处理,展现了古建筑的韵味和历史的厚重。
创作过程中,张峭然穿梭于学员之间,耐心指导。对于一位描绘清溪古村落的学员,张老师提醒他注意房屋之间光影的变化,通过色彩的深浅对比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对于另一位画清溪山水的学员,张老师则指导他如何运用水彩的晕染特性表现出山水的灵动与飘逸。
在作品分享与交流环节,学员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学员李同学说:“我以前从未接触过水彩画,今天张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水彩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创作过程中,我仿佛与家乡的美景进行了一次亲密的对话,这种感觉太美妙了!”张峭然对学员们的作品进行了点评总结,“许多作品不仅技法进步显著,更融入了对清溪人文景观的独特理解,比如这幅画中的老榕树与石桥,就传递出浓厚的乡愁。”她特别提到,水彩画的魅力在于其“即时性”与“偶然性”,鼓励学员们保持对生活的观察与热爱。
张峭然表示:“水彩画不仅是一种绘画技法,更是一种观察和感受世界的方式。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激发青少年对水彩画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和感受家乡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同时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此次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专业艺术学习平台,更通过水彩这一媒介,激发了他们对家乡自然与人文之美的感知。接下来,清溪镇文化中心将持续推出此类公益活动,为青少年艺术成长注入更多活力。
赞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