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棚拆了、杂物除了……厚街这个社区大变样
清积水、拆窝棚、除杂物,曾经的杂乱荔枝林变得整洁干净,卫生死角不见踪影 蚊媒密度持续下降……
环冈社区借力虫媒传染病防控契机,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力争实现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到“长久美”。
“之前这片荔枝林里窝棚杂乱,现在变得干净整洁;厂房天台堆积多年的杂物清理后,蚊虫少了一大半!”近期,厚街镇环冈社区以开展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为契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看得见的变化让社区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大力点赞。
荔枝林里的“攻坚战”:从乱搭窝棚到生态绿地
走进环冈社区旧村村小组的荔枝林,曾经杂乱无章的窝棚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林间小道。这片占地约3万平方米的林地曾是环境整治的“硬骨头”——农户搭建的窝棚杂乱无章,散养家禽产生的粪便与积水容器成为蚊虫孳生的重灾区。
▲清理前
▲清理中
▲清理后
为整治这一顽疾,环冈社区组建专项清理队伍,积极对荔枝基、林地等垃圾杂物、积水容器进行全面清理,并填埋积水坑。同时,社区还下发《关于开展辖区林地环境清理工作的通知》,通过“农户自主清理+社区统一清理”的方式,清拆了35处鸡舍鸭棚,清理了家禽,有力消除了林地蚊虫孳生隐患。
▲集中清理后,居民楼顶更干净整洁
“以前这里杂乱无章,夏天蚊虫多,现在好了,环境整洁了,空气也清新了,我们出来散步也舒心很多。”一位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感慨地说。
厂房天台的“深度清洁”:从卫生死角到垃圾清零
在汀环路东的部分厂房天台上,曾经堆满了各种杂物,从废弃的机械设备到生产材料,不仅影响了社区人居环境,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环冈社区排查组对汀环路东沿线的厂房进行了逐一排查,详细记录每处天台的杂物堆积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明确清理责任与时间节点。在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克服了高空作业难度大、杂物重量重等困难,确保了清理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清理前
▲清理中
▲清理后
“我们之前也想过清理这些杂物,但一直缺乏动力和执行力。这次社区工作人员过来排查,还与我们合力清理了天台上的生产废料,真是解决了悬在心里的一大隐患。”一位厂房负责人表示。
为确保清理成果的长效保持,社区还建立了定期巡查机制,对厂房天台进行不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杂物堆积现象,立即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同时,社区还加强了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了企业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与重视程度。
既要“当下改” 又要“谋长远”
事实上,在近期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环冈社区以社区环卫工人为基础力量,协同网格员以及中建二局、中铁四局等6家央企工作人员组建环境整治工作组,重点攻坚社区外围、荔枝基、企业、危旧房屋等清理难度大的区域,并对辖区卫生黑点、积水点开展深度清理。
同时,社区还建立了“环境整治组+入户排查组”联动机制,环境整治组随时协助入户排查组清理大件杂物和难以即时处理的垃圾,切实有效提升了入户整治效率。此外,社区还注重强化执行督导,由政府部门驻村团队组成环境整治督导组,按网格划分责任区,每组带领2名环卫工人,于周末开展街巷、绿化带垃圾专项清理督导,形成多方联动的整治格局。
环冈社区居民尹惠璋点赞说:“社区最近有很大变化,卫生搞得好,灭蚊灭得也好,我们群众都很支持他们的工作。环境变好,现在大家出来休闲也感觉很舒服。”
“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而要成为新常态。”环冈社区党委书记尹志伟介绍,通过建立“发现问题—快速处置—复查验收—长效保持”的闭环,确保整治成效持续巩固。真正的环境整治,既要下足“当下改”的功夫,更要做好“长久立”的文章,这种从“社区主导”到“全民共治”的转变,正是实现从“一时美”到“长久美”的密码。
赞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