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40处卫生黑点被处罚!经营者不要再给蚊子“包吃包住”!

来源:南城发布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谭晚兰 小编
2025-08-20 11:17:10
订阅

“这50元罚款,比说十句提醒都管用!”看着门前被清理干净的废品堆,某商铺经营者红着脸说,再也不敢给蚊子“包吃包住”了。

这一幕,是南城街道“以罚促改”助力虫媒防控的缩影。

连日来,南城城管分局以“门前三包”为抓手,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与“小微”执法行动,对未履行环境卫生责任、造成蚊媒孳生隐患的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查处,从源头阻断传染病传播风险。

01

 40处卫生黑点被罚!

8月以来,南城城管分局重点“扫描”主次干道、商业区、农贸市场及社区等区域市容环境卫生情况。

期间,在水濂、蛤地、袁屋边等多个社区发现有40处“顽疾”——门前废品垃圾堆积如山、污水积存发臭,多次劝导仍“屡教不改”。

“垃圾不入桶、污水随意倒,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市容,更是蚊虫的‘五星级酒店’!”执法队员老陈表示。

依据根据《东莞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及《东莞市市容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书》,城管部门果断出手,对40家商户和单位开出罚单,累计罚款3350元,让违法者“疼”在钱包,更“醒”在意识!

02

 关键是铲掉“蚊虫产房”

罚款不是目的,而是推动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催化剂”。

高温多雨的8月,正是蚊媒孳生的“黄金期”。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任何一处垃圾积水都可能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

此次整治,正是南城通过“严格执法+精准科普”双管齐下:一方面,对屡教不改的商户“零容忍”,用罚款倒逼责任落实;另一方面,通过社区宣传、案例警示,提醒市民“门前三包”不是“纸上谈兵”——垃圾入桶、及时清积水,看似小事,却是阻断虫媒传染病的“关键一招”。

一纸“三包”责任书,不仅是环境卫生的承诺,更是公共卫生防线的第一道堡垒。下来,南城将持续加大巡查力度,对市容环境卫生违法行为“露头就打”,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斩断蚊虫孳生链条。

相关法律法规知多D

1

《东莞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第五十一条第一款明确:环境卫生责任区的责任人未履行清扫保洁等责任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2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01号)

第三十四条规定,不履行卫生责任区清扫保洁义务的,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并可处罚款。

3

东莞市市容环境卫生

“门前三包”

1、包卫生:乙方要自觉将垃圾袋装,放入垃圾桶内或由环卫工人上门收集,不将垃圾往店铺外道路扫(扔);安排人员打扫门前责任区,保证责任区范围内无垃圾、杂物,地面无积水和污渍。有物业管理的,须确保门前地面平整,如有污渍或破损,应当负责及时维修,恢复原状。

2、包秩序:自觉遵守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杜绝占经营,占道堆放、乱停放车辆,乱拉乱挂,违规宣传促销、放养家禽家畜等行为,禁止私自占用停车位、私自设置落地灯箱广告,门店招牌、遮雨棚等按规定设置;橱窗,墙壁保持整洁美观,及时清除自身房屋墙面上乱张贴、乱涂写的违法广告。

3、包绿化:乙方要自觉遵守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爱护绿化,不得损坏、占用公共绿化;不得擅自修剪行道树或迁移绿化带;不得向绿地内倾倒垃圾和其它杂物。

门前三包不到位,露天积水容器未清理,消杀器械及药物使用不恰当,暴露垃圾、绿地脏乱……市民朋友如遇这些事项,请拿出手机快速上报,还能领话费奖励哦!

(扫码识别小程序-“防蚊媒·全莞拍”反映)

清积水,灭蚊虫,共筑防线,守护家园。

19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