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寮步:良边村创新推行“巷·卫士”模式 全民共筑虫媒传染病防控屏障

来源:寮步微视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林宝琨 小编
2025-08-09 18:09:04
订阅

8月9日上午,良边村“巷·卫士”助力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启动仪式在该村文化广场举行,通过“精准化宣传-责任巷巡查-快速化响应”机制,正式构建起覆盖全村的“网格化”健康守护体系。50名党员“巷·卫士”+50名群众“巷·卫士”,以“党群红”护航“健康绿”,共同守护良边安全。

镇党委副书记李进强参加仪式,他寄语各位“巷·卫士”要亮身份、作表率、有耐心、敢担当,明确建立从日常宣传、监管预防到应急响应的全链条职责体系,全方位守护村民健康安全,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浓厚防控氛围,确保防控工作落地见效。

现场,良边村党委书记游炯元作“巷·卫士”行动动员,并为“卫生示范户”代表颁发牌匾,村有关干部为“巷·卫士”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颁发聘书。

仪式一结束,“巷·卫士”们便迅速分赴各村民小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据介绍,在启动仪式前,良边村已开展“巷·卫士”全民共治试点工作,每个巷道设置“1名党员+1名群众”双卫士,建立“精准化宣传+责任巷巡查+快速化响应”三位一体防控体系。

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良边村正以“小巷道”撬动“大健康”,接下来,该村将持续深化“巷·卫士”机制,推动防控工作常态化、精细化。这一“小切口”治理模式,正成为寮步镇筑牢公共卫生防线的坚实力量。

“巷·卫士”:良边村创新机制守护全民健康安全

当前正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虫媒传染病高发季节。良边村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达12000人,村内街巷纵横交错、密集如网,出租屋多,人口流动性大,卫生管理难度较高,虫媒传染病防控压力尤为突出。面对这一棘手的难题,良边村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将全村巷道划分为50个责任段,发动党员和村民自发组建“巷·卫士”队伍,每条巷道设置“1名党员+1名群众”双卫士,通过虫媒传染病防控宣传、监督检查、清积水灭蚊源等举措,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织密全民健康防护网。

从“行动”到“机制”:

党员先锋 群众同行

“娜姐,这是虫媒传染病防控爱心包,里面有蚊香、驱蚊液和万金油,这段时间是虫媒传染病高发季节,要注意防蚊。”党员刘伟钊这一组“巷·卫士”小分队在所负责的巷道逐家逐户地为村民派发虫媒传染病防控爱心包,并同步开展入户宣教。他们一边提醒居民注意防蚊,一边熟练地检查周边可能存在积水的容器,并仔细清理花坛边、墙角处的积水坑和杂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孳生蚊虫的角落。

在良边村“巷·卫士”助力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启动活动前半个多月,村里就着手“巷·卫士”行动试点,发起组建“巷·卫士”队伍的号召,刘伟钊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作为一名党员,在关键时刻就得站出来,为村民们的健康出一份力。”他告诉小编,作为党员巷长,他日常巡查的重点工作是房前屋后、花盆托盘、废轮胎等易孳生蚊虫的地方。“尤其老房子周边容易积水,我们多走一步、多看一眼。村民就多一分安心。之后我们将会发动大家互相监督,形成一种 ‘党员干、群众跟’的好氛围。”刘伟钊说道。

在党员“巷·卫士”的带动下,村民游志钊也积极加入到队伍中来。起初,游志钊对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并没有太多的认识,总觉得这是政府和村里的事,自己当个旁观者就行。但看到党员们带头干,他深受触动。“以前总觉得防控是政府和村里的事,自己当个旁观者就行。看到党员带头干,我也跟着学,现在做群众巷长,才明白这也是自家的事,并开始带头清理卫生死角,手把手教村民翻盆倒罐,大家互相提醒。现在村里卫生好多了,真正从‘政府管’变成了‘自己管’。”游志钊笑着说。

据介绍,“巷·卫士”模式的核心在于良边村发挥“熟人网络”优势,每个巷道设置“1名党员+1名群众”双卫士组合,建立“精准化宣传+责任巷巡查+快速化响应”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形成“党员带群众、先进促后进”的治理格局。

良边村党委副书记胡淦林表示,良边村“巷・卫士”模式在于“党员+群众”联动,50名党员带50名群众,责任包干到巷。“划巷”科学分区,“定人”明确卫士,“履职”落实巡查清理,“监督”确保成效。接下来,良边村将通过更多的评比机制,调动大家持续参与的积极性。

从“机制”到“实效”:“要我清”转变为“我要护”

今天,启动仪式为“巷·卫士”们颁发了专属聘书,在良边村各巷道入口悬挂“巷·卫士”职责公示牌,赋予其“健康宣教员、环境监督员、应急响应员”三重身份。通过身份“可视化”,将防控责任从“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进一步激发了“巷·卫士”的责任感。

“现在我是‘官方认证’的卫士,不认真干都对不起这枚红袖章!”党员叶进锋每天在自己负责的巷道巡查2次,带动整条巷道的村民参与清理。身份赋能让“巷·卫士”从“帮忙者”变为“担当者”,主动作为成为常态。

据介绍,“巷·卫士”每日巡查2次,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处理不了立马上报;村委1小时内协调,目标问题8小时内整改;“巷·卫士”24小时内回访,形成“日清日结、动态清零”的治理闭环。

连日来的暴雨,香元大巷产生一些积水,群众“巷·卫士”胡耀全立即拍照上传,良边村委会10分钟内调派消杀队,1小时内完成积水清理,24小时复查确认无问题。“以前要等好几天,现在问题不过夜!”村民纷纷点赞。良边村的“巷·卫士”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守护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虫媒传染病防控的力量。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防疫的密码,就藏在每个人的行动中。

“以前觉得清理积水是村委的事,现在不清理都睡不着!”村民祁雪梅的话道出了“巷·卫士”机制带来的深层变化。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卫生示范户”评选,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巷长们上门教我们翻盆倒罐、清理积水,现在我每天都会检查阳台花盆。党员带着群众一起干,说得实在、做得扎实,我们信得过也愿意学。现在村里蚊子少多了,走在路上干干净净,住着舒坦多了。这种大家齐参与的模式,让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成了自家事!”祁雪梅说道。统计显示,良边村民自主清理积水的比例从15%提升至85%,“我的巷道我守护”成为新风尚。


筑牢立体防线:“人防+技防+闭环管理”防控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升虫媒传染病防控效果,良边村在强化“人防”的基础上,引入科技手段,构建“人防+技防”双网体系。该村借助驻村团队的力量,运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精准定位蚊虫孳生区域,高效指导地面队员精准防控,确保无死角覆盖。同时,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利用微信工作群,建立“巡查-上报-整改-回访”的闭环管理流程,实现问题“日清日结”,形成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立体防控网络。

自7月18日开展虫媒传染病防控以来,良边村防控工作初显成效。截至目前,开展巡查34次,出动人员1000余人次,完成全村8个村民小组的蚊虫孳生地普查,对良边村农贸市场、出租屋、工业园区卫生死角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全面消杀,开展了16轮全覆盖灭蚊工作;借助无人机等科学技术手段,对全村进行5轮全覆盖排查,共清理积水25531处,清理积存垃圾163吨,覆盖公共区域、大街小巷,布雷图指数保持在低风险以下水平,充分体现了“良边速度”与“良边温度”。

“巷·卫士”不仅是良边村虫媒传染病防控的创新举措,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缩影。防控工作非一日之功,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多方联动,良边村正以“小巷道”撬动“大健康”,为共建无蚊害的平安家园写下生动注脚。

20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