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百千万工程”丨石龙“小候鸟”化身“文明小卫士”,用实际行动播撒文明种子
为推动市民群众养成文明习惯,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文明风尚,7月30日,由石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宣教文体旅办主办的“百千万·莞一夏”文明一“夏”2025年石龙“小候鸟”暑期“五色花”文明实践行动第二站“绿水青山”绿色生态文明之旅开展。活动带领“小候鸟”们化身“文明小卫士”,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践行环保理念,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辐射效应,为莞邑青少年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增添生动注脚。
“小候鸟”首先来到《石龙古镇图》参观点。在专业解说员的细致讲解中,这座高7米、壁长128米的巨型浮雕向大家生动地“铺开”石龙镇悠久的历史脉络。随着对石龙商贸变迁、民俗传承和生态发展的系统了解,“小候鸟”深刻领会到历史文化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关系,文化传承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
在金沙湾环保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文明志愿服务培训为“小候鸟”筑牢环保理论基础。讲师以互动体验式教学,系统普及环保知识与核心理念,并结合夏季气候特点精准开展文明卫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和垃圾分类宣讲,同时聚焦《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针对公共场所常见的不文明现象开展宣传劝导培训,进一步增强“小候鸟”的环保素养和安全防范能力,强化其文明行为自觉与社会担当意识。
大自然是最生动的课堂。在户外实践环节中,“小候鸟”在讲师的引导下辨识鸟鸣、观察植被,形成对石龙金沙湾公园生态系统的初步认识。随后的户外分贝测试实验里,孩子们通过对比安静环境与人为喧嚣时的数值差异,直观了解噪声污染的危害性以及为鸟儿们留存安静环境的重要性,树立起“守护鸟类栖息安宁”的生态共识。这种沉浸式实践教育,使“小候鸟”深刻感受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培养其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的责任意识。
培训结束后,“小候鸟”正式以“文明小卫士”的身份投身实践。他们手持工具清理草丛里的塑料瓶盖、烟头、枯枝落叶等,身上的绿马甲成了街头流动的文明标识,还通过向市民派发“垃圾不落地”“文明遛狗”等宣传材料,用童言童语发出守护洁净家园、文明养犬的社会号召,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增强文明行为宣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活动尾声,“小候鸟”在金沙湾环保基地开展植物拓印手工创作。孩子们充分发挥巧思妙想,利用敲打植物材料拓印在圆扇上定格自然纹理,制作成一把把满载草木清香的生态圆扇。这一寓教于乐的环节,既提升了“小候鸟”们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又以具象化方式深化了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认知。
作为文明建设的生力军,青少年成为了文明理念的践行者、传播者。本次“绿水青山”绿色生态文明之旅,融合文化传承、生态教育与文明实践,让“小候鸟”们在亲身体验中收获成长,于实践行动中获得提升,不仅为“小候鸟”们搭建起连接家庭与社会的文明桥梁,还将带动更多家庭投身文明城市建设,共同为石龙镇精神文明建设注入蓬勃活力。
赞
32
cjennyzhan
08-02
小候鸟们变身文明小卫士,真是太棒了!🌟
护眼郎
08-02
这活动真有意义,孩子们都是未来的文明使者!👍
魁梧风男
08-01
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暖暖的,文明种子生根发芽!🌱
sunliming
08-01
教育孩子,带动家庭,这个理念太对了!👨👩👧👦
zhlingke
08-01
小候鸟们变身文明小卫士,真是太棒了!🌟
mars0
08-01
这活动真有意义,孩子们都是未来的文明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