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关节剧痛+全身起疹子!警惕这个夏天最毒的“热”→

来源:东莞发布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黄玉翠 小编
2025-07-30 17:44:15
订阅

今年夏天

最毒的“热”是基孔肯雅热

感染了基孔肯雅热

最典型的症状除了高热、起疹子

还有疼痛

疼的不止是腰,而是全身关节

尤其是手脚小关节

钻心刺痛、如骨断裂般肿胀

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

剧烈的关节疼痛可导致行动困难

虽然多数患者一周内会好转

但部分病例关节疼痛的症状

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其背后的“元凶”正是伊蚊

(又称“花斑蚊”)

广东近期天气炎热、降雨频繁

蚊虫已进入快速繁殖期

由伊蚊传播的

基孔肯雅热感染风险上升

1

 认识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虽然听起来陌生,但它其实并不是什么“新角色”。

早在2008年,我国就首次发现了输入性病例,近些年它也时常活跃在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地区。

基孔肯雅是非洲语「chikungunya」的直译,指「身体弯曲」或「弯腰走路」,因为这个疾病会引起关节炎、关节痛,让人难以直立行走。

这种疾病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与登革热一样主要通过伊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斑蚊”)传播。

(图片来源:云南疾控)

2

 感染了基孔肯雅热

 有什么典型症状?

7月21日,感染基孔肯雅热的佛山市民欧先生(化名)经过治疗,已逐渐康复。我们听听他的口述,可能会对这个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

患者有话说:

“前一晚喝完酒,第二天关节突然疼得厉害,我还以为是痛风导致的。”欧先生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基孔肯雅热的患者。

“最开始就是觉得轻微不适,有点低烧,但很快就退了,因此也没太在意,”欧先生回忆道,然而两天后,突如其来的关节剧痛让他意识到不对劲。

住院的这三天,欧先生经历了从焦虑到安心的过程。“最难受的是关节痛,全身起疹子。”他指着已经消退的皮疹痕迹说,“好在医生用药后,很快就退烧了,关节痛也缓解很多。”

欧先生最想提醒大家的是:“千万别像我一样大意!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关节痛,一定要及时就医。最近蚊子多,家里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

医生有话说: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情况下患者预后良好,重症及死亡病例相对少见。

从病情发展来看,该疾病的潜伏期通常在1至12天之间,多数患者会在3至7天内开始出现症状。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急性期

急性期通常持续7至10天,其主要症状如下:

持续高热:

感染后患者会突然起病,伴有寒战和发热,体温可能迅速上升至39℃甚至更高,一般发热持续1~7天即可退热。

有部分患者在退烧后可能出现再次发热的情况,即双峰热,这种二次发热通常会持续3至5天后恢复正常。

关节痛和关节炎:

急性发热性多关节痛和炎性关节炎是基孔肯雅热较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大约70%的患者以关节痛作为首发症状出现,当然也有不少患者是先出现发热或者与发热同时出现关节痛的情况。

手部关节、腕部关节和踝部关节等部位是常见的疼痛发生处。最开始可能仅在1~2处关节出现疼痛,但几乎在所有病例(占比70%—100%)中,这种疼痛会在24—48小时内迅速蔓延至多个关节。

图片来源:uptodate

皮疹:

这是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常见的皮肤表现形式,多为斑疹或斑丘疹,通常在发病后的第3天或更晚的时候出现,持续时间一般在3~7天左右。

皮疹一般先从四肢和躯干部位开始出现,随后可能会累及面部,呈现出斑片状或弥漫性的形态。

恢复期

恢复期在急性期过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以及僵硬状态能够得到完全恢复。

约20%患者发展为慢性关节炎,疼痛可持续数月到数年。

3

 预防基孔肯雅热

 防蚊灭蚊是关键

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疫苗或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病例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因此,预防的核心就是斩断传播链——防蚊灭蚊!

这需要每一位街坊的积极参与:

01

 个人防护:不给蚊子开“饭局”

穿衣“武装”:户外活动,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高峰),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驱蚊“护盾”: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有效驱蚊剂。按说明书要求足量、定时补涂。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使用蚊帐。

避免“高危地”:减少在树荫、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孳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02

 环境清理:截断蚊子“生命链”

牢记:无积水就无蚊虫!每周花10分钟,彻底清理家中及周边各类积水。

“翻盆倒罐”: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

“清淤疏堵”: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天台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畅通。填平洼地。

“勤换勤清”:家中水养植物(富贵竹、万年青等)每隔3~5天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同样需勤换勤洗。

“严密加盖”: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务必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垃圾管理”:妥善处理垃圾,特别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避免其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03

 社区共治:人人参与,共享无蚊环境

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爱国卫生运动”和统一灭蚊行动。

邻里互相提醒,共同监督,形成防蚊灭蚊的良好氛围。

31

推荐
评论
  • ★语过添情★

    0
    举报

    07-31

    关节剧痛、全身起疹子?蚊子,你赢了!但咱们不怕,预防为主!👍

  • 稻草毛毛

    0
    举报

    07-31

    这热天里的‘毒’,得靠我们自己防住!😉

  • 陈会子

    0
    举报

    07-31

    防蚊灭蚊,健康一夏,大家动起来!💪

  • wsf731

    0
    举报

    07-31

    哇,这夏天得小心了,蚊子可是大敌啊!🦟

加载更多
4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