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2025届的TA们,稳稳抵达人生“下一站”!

来源:东莞理工学院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唐幸耀 小编
2025-07-07 16:12:31
订阅

大厂就业、考研考公……

2025届东莞理工学院毕业生们

找到属于自己青春的“C位”

在莞工这个宽广的舞台上

演绎出自己的奋斗篇章

绽放人生光芒

小编带你一起

听听2025届的TA们

闪闪发光的故事

↓↓↓

粤台产业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黄希

今年4月,黄希收到来自腾讯的录取通知。之所以选择加入腾讯,专业对口是契机,而更深层的动力来自黄希对技术生态的兴趣和探索。“大一接触编程后,我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前端到后端、再到运维,每个领域我都想深入钻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是黄希进入行业的“敲门砖”。随着自己对编程与计算机技术的兴趣越来越深,黄希扎实掌握编程、算法等专业理论知识,还在课堂内外主动探索。课余时间,他快速整合知识、协同团队攻关,在一次次打磨中,黄希构建起了覆盖多技术领域、从理论到实战的专业能力体系。

在学院MetaBubble实验室的经历,也是黄希走上现在职业道路的关键点。MetaBubble实验室是粤台产业学院里一个以计算机项目结果为导向,专注于前端、后端开发以及系统运维的实验室。在这里,黄希担任了两年的学生负责人,带领团队参加各类比赛,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承接企业的任务项目。“实验室里有学长学姐的技术引路,有团队协作的实战氛围,我们会一起拆解前沿项目,甚至主动对接企业实习机会。”这段经历不仅让黄希提前接触到真实的技术场景,更培养了他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力。“当意识到云计算、AI应用是未来方向时,腾讯在技术生态上的布局就成了最吸引我的选择。”黄希分享道。

黄希的求职初体验从大三上学期开始。一开始,他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精心打磨了简历,在招聘网站上海投,却屡屡石沉大海,“20份简历换不回一个回应”。随后,黄希迅速调整策略:用“项目亮点+量化成果”重构简历;研究投递节奏,抓住HR活跃的“黄金时段”精准触达。最终成功拿下第一份在跬笃(广州)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实习。

有了这段经历,黄希在后续的求职上更加注重针对性。他跳出单一平台依赖,在多个技术社区挖掘内推资源,再配合官网投递渠道,形成“组合拳”。“内推不仅能跳过初筛,更能通过推荐人了解岗位真实需求。”这套策略让黄希在春招中高效突围,最终成功入职腾讯。

目前黄希主要负责腾讯云官网服务产品的前后端开发,这份工作也让他逐渐深刻体会到“技术落地”的意义。“学校里学的算法理论,在这里要转化为可扩展的工程实践,每一个代码细节都关乎用户体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肖国键

在6月的毕业典礼上,肖国键作为硕士毕业生代表走上讲台发言。走出校园后,他奔赴北京,入职腾讯混元大模型团队。从本科到硕士,在莞工的7年时间为他铺就了从校园到职场的成长轨道。

2018年,肖国键入读莞工,并选择了杨振宁创新班,以软件工程为方向,开启在这里的成长旅程。本科期间,他潜心学习,夯实专业基础;积极进取,在多个国家级、省级赛事上夺得奖项、展露风采;还担任了班长、助班等,服务师生,也锻炼自我的能力。大二,他加入“基于人体工学的多部位力量快速评估与健身分析系统”项目团队,负责项目设备——“见力仪”相关软件研发。大三,他主持“手语翻译器”项目,获批广东省攀登计划项目。在软硬件交互中,他找到了不一样的乐趣,也选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软件底层技术。

2022年肖国键选择留在莞工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向着编译优化领域的更深处探索。在导师殷建平教授、李宽教授的引领下,他发表学术论文6篇,发明专利3项,连续拿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通过7年的系统学习,肖国键决定将程序员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开始努力。研二时,他凭借丰富且落地的项目经历在竞争中突围,进入腾讯实习。

初入职场,肖国键且行且成长。面对十几万行代码的阅读与修改,肖国键以“主动试错”破局。走进新环境,他在协作中摸索沟通节奏;校园里导师们的教导也转化为宝贵的养分。“殷建平老师的图灵机课程,开启了我计算机逻辑认知大门;李宽老师在技术细节的引导,帮助我找到方向。”

如今,肖国键专注大模型推理优化,方向是让大模型推理更“省钱”。尽管日常工作节奏紧凑,但他也在推理速度提升、资源节省的成果中收获成就感,在优秀同事的激励与压力下奋进。

作为师兄,他寄语学弟学妹:“要在“卷”与“放松”之间找到平衡点,身体与心态都要保持好状态。”也为还在迷茫的同学送上建议:“可以通过简历明晰自己的优势,多去参与开源项目,也可以尽早去相关岗位企业。总之,用行动锚定自己的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陈乐泓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升本班的陈乐泓,刚通过深圳市公安局的选拔,即将以警察身份守护城市平安。

“我是一名学生,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这句话浓缩了陈乐泓的独特经历。选择从警报国,是他军旅信念的延续。在新疆服役期间,他肩负戍边卫国的职责,这段在严酷环境中站岗巡逻的日常,磨炼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对责任的深刻理解。卫国戍边烈士陈祥榕的事迹“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更是深深烙印在他心中。这位00后战士用生命践行誓言,是新疆军区乃至全国人民的英雄楷模。“他就是我们新疆军区的典型代表。在部队时我就以他为榜样,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英雄的精神火种,将这份戍边卫国的忠诚转化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志向,让他毅然踏上公安招考之路。

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咬牙坚持。备考深圳市公安局时,面试成了他最大的拦路虎。面对语言表达短板,他报名线下培训班,开启高强度训练:“每天进行长时间模拟答题,反复修正表达逻辑。”这份“给自己加压”的狠劲,让他在考场上突破瓶颈,最终顺利通过选拔,完成身份的又一次蜕变。

在莞工的求学时光,为陈乐泓筑牢职业根基。特别是实验课中的小组协作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力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队默契是解决难题的关键。”这份在校园里培养的协作精神,将成为他未来应对复杂警情的重要支撑。

即将肩负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的陈乐泓,清醒地认识到挑战重重:“突发情况会考验我的应变能力和胆识。”为此,他计划主动加练游泳、体能训练、随机应变处理能力等警务技能,不断增强自身业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是他对职业的承诺。此外,他还规划报考公安大学研究生,“提升学历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这份追求卓越的态度,正是军人本色的延续。

回顾奋斗历程,陈乐泓给学弟学妹的建议虽朴实但有力:“先精准规划方向,再找对学习方法,关键在于战胜惰性、坚持到底,还要懂得张弛有度。”

从边疆军营到校园课堂,再到迎来穿上警服的时刻,陈乐泓以追求卓越的态度,在人生的接力中,始终朝着“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坚定前行。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能源化学工程 莞博社区200702宿舍

莞博社区200702宿舍的卢沛铿、黄水坚、罗子超、邓文龙,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成功实现全员“上岸”。卢沛铿、黄水坚、罗子超被广东工业大学录取,邓文龙则被中南大学录取。

“能走到今天,最该感谢的是咬牙坚持的自己和身后的家人。”谈及喜讯他们说道。考研对他们而言,是深思熟虑后的共同选择,专业深耕的需要与硕士学历带来的发展空间,让他们一拍即合,共同并肩奋斗。

早在确定目标时,四人便拧成一股绳,为备考注入了底气。面对院校专业的抉择,他们集体查资料、评估自身实力,互相提供建议,在迷茫中为彼此拨开迷雾。

备考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他们迅速形成高效的“作战模式”:统一作息、早出晚归、按时熄灯,学习节奏高度同步。资料信息无私共享,遇到难题回到宿舍便展开激烈讨论。甚至一人疲惫时,其他人会主动帮忙带饭来节省大家的时间。点滴细节都凝聚着互助的温情。

备考途中,巨大的压力和低谷期在所难免。当某个人陷入瓶颈或情绪低迷,宿舍会集体按下暂停键:一顿火锅、一场夜跑、或是围坐在床边畅聊理想,用最朴素的方式帮同伴驱散阴霾。“我们约定一个都不能少,谁松懈了就互相打气,谁进步了就举杯庆祝。”这种“捆绑式坚持”,让他们扛过了无数个想放弃的深夜。而报考相近专业的优势,更让他们能精准互解专业难题,实现真正的“良性共生”。最终,他们如愿考研。

“要和自己比赛,保持内驱力,一旦设定了考研目标,就必须坚持到考完的那一刻,不能半途而废。”离别之际,青春的诺言已然许下:常通视频,互访校园,更郑重约定三年后的研究生毕业典礼。无论身在何方,都定要奔赴彼此的荣耀时刻。“希望我们都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下次见面,愿我们都已变得更加强大!”他们对彼此深情期许着。

14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