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直击!东莞盛会【茶园游会】正式开幕!万人空巷!
传统与潮流交织,历史与现代共生 昨天(4月24日)早上 “湾区周末in东莞”系列活动之“ 多彩南粤 幸福游会”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列活动 暨2025年茶园游会(下称“茶园游会”) 在茶山正式开幕 奏响了一场集湾区非遗展示交流、 乡村旅游、产业展示推介于一体的 全民嘉年华乐章 最传统mix最潮流 上午9点 茶山镇东岳公园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支由学生、相关单位、村(社区)代表 及网红博主、Cosplay团队等组成的 “潮玩总动员” 2025年茶山街头轻跑队伍整装列队 开启一场传统与潮流的跨界狂欢 这场别开生面的轻跑 集结了多元文化力量 茶山本土13家潮玩企业 将潮玩化作行走的时尚符号 600名跑者手里的手办、身上的炫酷装扮 全为茶山本土潮玩企业的潮玩爆款 食梦貘、龙生九子、大熊猫等潮玩 成为现场观众追捧的对象 莞邑春浓东风劲,正是非遗焕新时 传统祈福方阵展现茶山和岭南传统文化和“福文化”的魅力和风采。传承弘扬茶山镇最原汁原味、茶园游会最独一无二的祈福文化、巡游文化,展示最具传统内涵的游会核心价值。本次传统祈福方阵共有巡游人员200余人,分别由带程、开道、旗牌、令旗、宫女、抬神像、护驾、罗伞等13个环节构成,代表东岳大帝巡视四方、保境安民!通过巡游,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岭南粤韵方阵,由茶山各曲艺协会会员、中小学幼儿园学生70余人组成,以粤剧的形式,向大家展示美丽的民间故事以及传说中的人物。有天界四神福禄寿喜、各显神通的八仙,有天姬送子、状元巡金街、郭子仪祝寿......彰显了最具茶山特色和岭南韵味的传统文化、忠孝文化和福文化魅力。 该方阵由茶山公社好榜样队伍和“百千万工程”省市典型示范村南社村、超朗村的队伍组成。通过重温再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茶山人民艰苦奋斗整治水患兴修水利,被立为全省学习榜样”的那段经典事迹,激励着新时代茶山人民忆苦思甜、勇当标兵,以头号力度推进省市“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的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文明友善方阵,由茶山镇热心公益组织及机构代表东莞市展能慈善基金会、胡贝儿形体礼仪培训中心及茶山旗袍协会、茶山太极协会的队伍组成。他们一起为文明幸福茶山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青春。今天他们共同参与巡游、一同“过节”,充分彰显了双万东莞文明共享、和谐共融的浓厚社会氛围,也充分展示了全国文明镇——茶山镇的友善魅力和文明风采。 镇校共建方阵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和东莞市商业学校的学生组成,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热爱科技、勇于创新、朝气蓬勃、多才多艺的青春风采和青春魅力。 文化传承方阵由誉华学校舞龙队、茶山中心小学“茶菁”龙狮队和寒溪水少儿粤剧班的孩子们组成。茶山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激发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热情。 由茶山镇禁毒部门组织镇中心小学学生组成,通过朝气蓬勃、青春活力的街舞展示与禁毒宣传相结合,将禁毒的严肃话题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呼吁深陷泥潭的人们直面毒品这只“恶魔”,早日唤醒良知,迷途知返,同时也呼吁全社会坚决拒毒、共创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幸福湾区方阵,由茶山台商分会、茶联会、内联会、莞港湾区菁英荟、澳联会、工商联、新阶联、侨联、侨留会及民族代表等代表组成,他们为家乡发展代言,为东莞发展助力,彰显了和谐幸福湾区新景象。 最传统,最潮流。本次茶园游会主打“传统与潮流的花样碰撞”。时尚潮玩方阵由茶山玩具企业优秀代表玩乐童话、美琳玩具和幸福小屋等企业队伍组成,集中展示茶山玩具产业的实力和魅力。 食品名镇,香飘四海。该方阵由新盟食品、华美食品等镇内知名食品企业和东莞食促会的成员代表组成,突出展示茶山——中国食品名镇的魅力和风采。 江西永新小鼓,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永新小鼓是发源于江西永新的一种曲艺“说唱”形式。距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永新小鼓《宝朵冲浪》通过宝朵、春花嫂子等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农民学习互联网技术、开拓市场、发展绿色农业的故事。歌词语言朴实幽默,节奏明快,既体现了传统乡村文化的魅力,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主题,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民自信、进取、响当当的精神风貌。 贵州铜仁土家摆手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土家语称“舍巴”,意为敬神之舞,发源于鄂湘渝黔交界的沅水、酉水流域,是土家族传承千年的仪式性集体舞蹈。其以祭祀祖先、祈福丰年为内核,分为大摆手(三五年一届,祭祀八部大王,含排甲起驾等八部仪式)与小摆手(年节农事庆典,展演春种秋收),完整呈现土家人从远古祭祀到日常劳作的文明脉络。 东莞非遗巡游方阵 是本次大巡游中 队伍和人数最多的方阵 一共有10支队伍约300多人组成 集中展示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独特魅力和风采 东莞千角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享有“中华第一灯”盛誉,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它源自宋代八角宫灯,约千角千灯,由无数立体三角形巧妙拼接,集书画、剪纸、刺绣等精湛工艺于一身。国家级传承人张树祺扎制的千角灯元素宫灯在东莞商业学校学生们的舞蹈中巧妙地融入了民间艺术元素,通过创新的表演形式,将千角灯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为千角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了这门古老的技艺。 大朗木偶戏,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大朗木偶属“杖头木偶”,用樟木块、竹、纸等材料制作,经过雕刻、漆色、配服装等工序制作而成。木偶艺术是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的剧目多取自古代通俗小说,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通过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进行表演。东莞杖头木偶头的造型、脸谱、装饰和雕刻工艺及演出风格与广东地方戏剧——粤剧唱腔相结合,独具岭南特色。 粤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岭南文化瑰宝。流行在广东、广西、港、澳等粤语地区,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2009年,粤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粤剧流传广泛,红线女、马师曾是粤剧代表人物,粤剧《帝女花》是粤剧经典也是粤剧的符号。 岭南女子群舞《莞香》创作构思来自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莞香隗宝,舞蹈充分运用岭南风格元素,创编了现代与古典的曲风、设计清雅淡蓝的岭南长裙服饰、轻薄如烟的纱巾道具与岭南镂空雕花庭院大门的舞美背景,表现了一群东莞女子从细腻精巧的制香、到独特巧妙的焚香、潜入心扉的闻香、心旷神怡的醉香及禅意灵修的悟香的香道过程。同时也表现了东莞女子勤劳纯朴、沉敛雅致、秀外慧中的精神气质。 长安龙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锦厦社区女子舞龙队成立于1997年秋,由一些40多岁以上的家庭妇女自发组织。龙舞起舞时由舞珍珠的人引路,时高时低,作蟠、屈、起、伏、转、弯、翻等舞蹈动作,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 莫家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莫家拳属广东“五大名拳”之一,也是国家认可的129个拳种之一,流传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2021年莫家拳列入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樟木头舞麒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承载着近五百年深厚的优秀客家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麒麟艺术之乡”,成为岭南文化的闪亮名片。樟木头麒麟以刚柔并济、勇猛灵动著称,展现了客家人开拓进取、团结奋进的精神。从春节祈福到海外文化交流,从北京天安门到上海世博会展演,樟木头麒麟舞动着客家人“吉祥纳福”的永恒祈愿。麒麟踏瑞,鼓乐呈祥,凝聚着对祖国山河壮丽、国泰民安的深情祝福。 清溪麒麟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清溪麒麟舞是一种源自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的客家传统舞蹈,清溪镇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在客家文化中,麒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此,麒麟舞在节庆和喜庆场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舞者通过精湛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展现出麒麟的生动形象,用以传递喜庆和祝福。 醒狮,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坑明德醒狮团是省级非遗项目狮舞(醒狮)的主要传承载体。该团于1995年成立,次年斩获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唯一特别大奖,多次赴国内外演出,声名远扬。 东莞刘黄村白眉功夫龙狮会,位于东莞市茶山镇刘黄村,以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推动龙狮运动为宗旨,以白眉派宗师训词(学得功夫能守己,英雄半点不欺人)为教导基准,致力于培养青少年,强身健体,服务于社会大众,多年来积极参加茶园游会、各项比赛和社会活动。 一年一度的盛会 全民盛会、精彩继续 璀璨非遗嘉年华、潮玩非遗暨手作集市、 非遗汇演、“游园粤韵”粤剧专场演出等节目 50项主题活动,近200场子活动 一场“非遗+文旅+美食+潮玩”的春季盛会 等你来参与 活动将从⏰4月21日持续至5月5日 市民游客可以到场参加活动 体验非遗盛会的吉祥如意、幸福美好
赞
20
学着长大大
04-25
茶园游会开幕啦!非遗展示交流,历史与现代共生,这样的盛会怎么能错过呢?好想去现场感受一下🤩!
stmasma
04-25
哇塞,东莞的茶园游会也太热闹了吧!万人空巷,传统与潮流完美融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