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10分钟→15分钟!东莞多所学校课表上新…

来源:广东教育传媒、东莞慧教育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黎子茵 小编
2025-02-21 10:45:14
订阅

2025年春季学期,东莞市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进全员体育运动。各中小学全面落实校园体育2小时、积极探索课间15分钟制度,让孩子走出课室、走向户外、享受阳光、健康成长。

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迎来了怎样的新变化?一起来看看!

落实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

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各中小学校制定方案,普遍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推进全员体育运动,通过增加体育课课时、优化创新课程编排、健全完善赛事体系、开展、建设学生体育社团等,综合统筹好体育课、大课间、课间活动(微运动)、眼保健操、早锻炼、午锻炼、课后体育服务等时间安排,全面落实校园体育2小时。同时,研究灵活使用体育场地、设施设备,通过打造“微运动场”等,为学生体育运动创造条件。

南城阳光中心小学

跳绳、毽子、沙包……开学前两天,南城阳光中心小学向同学们发布了课间游戏征集令,让同学们为自己的课间活动提供安全、健康、快乐的好点子、好创意,丰富课余生活。这个学期,孩子们的课间休息从原来的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每天上午、下午各有1次大课间活动,上午大课间40分钟,下午大课间35分钟,每节课时长变为35分钟。一天下来,每个孩子都有2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茶山新华学校

茶山新华学校推行落实“1—3年级每天1节体育课,各年级每天2小时的体育活动”,每天开展1次以“跳绳”为主题的大课间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利用每节课间10分钟(15分钟)开展球类运动、跳绳、体操、趣味游戏、阅读等丰富多彩的“微运动”;统筹安排小学30分钟午锻炼和初中30分钟晚锻炼,各班级结合运动场地灵活安排运动项目,确保学生全员参与。

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

为鼓励学生课间走出教室进行体育锻炼,探索课间15分钟制度,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至少安排1个课间休息时间不少于15分钟。初步统计全市超三成学校设置了两个或以上的15分钟课间,部分学校所有课间均达到15分钟。严禁挤占学生课间时间,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学生课间活动自由,各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微运动”,让孩子的欢声笑语充满校园。

长安镇厦岗小学

每天上午和下午,长安镇厦岗小学分别设置了总计45分钟和30分钟的课间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涵盖操场、教室、走廊及校园空旷区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上午8:50—9:05,全校学生在教室及走廊进行“柔韧拉伸游戏”,伴随校园广播和视频指导,充分活动关节和肌肉,提升身体柔韧性。9:45—10:00的“视觉追踪游戏”在教室内展开,学生们通过上下抛接乒乓球,锻炼视觉追踪能力和专注力。10:40—10:55,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开展特色课间活动,由年级主任与教师共同设计适合年龄的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下午14:40—14:55,学生们进行“手眼协调体育活动”,两人一组抛接乒乓球,提升协调能力。15:35—15:50,学生们在操场及附近场地进行“跳长短绳体育活动”,长绳跳绳以小组为单位,短绳跳绳则自由组合,既锻炼体能,又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常平镇板石小学

常平镇板石小学围绕“让阅读成为习惯”“让健康伴随一生”“让科学点燃梦想”三个主题,在“课间15分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设计了多样化的趣味体育活动:高年级学生在室内利用单杠进行引体向上训练,中年级在走廊开展跳远、跳高等趣味运动,低年级则结合拼音学习,通过跳跃游戏巩固知识,既锻炼了身体,又提升了学习兴趣。板石小学还巧妙地将劳动教育与课间活动结合,学生们在课间时间参与班级中医药种植基地的浇水、锄地等劳动实践,同时,学校开放科普阅读区,鼓励学生开展棋类、魔方等益智活动,锻炼思维能力。

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统筹优化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课时安排,2025年春季学期具备条件学校先行试点,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含体育活动课),评估实施效果并总结推进经验。2025年秋季学期一开学,全市小学、初中学段将全面推行每天至少1节体育课,并编入课表,体育活动课以班级或年级等单位进行。高中阶段(含中职学校)每周安排3—5节体育课。学校将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引入更多有趣的体育项目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茶山镇第二小学

茶山镇第二小学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体育活动方案。学生每天进行课间微运动,上午和下午各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内容涵盖广播体操、童创韵律操、武术操、跳绳和踢毽子等。对于每天1节的体育课,学校为一、二年级学生设置了体育与劳动融合的活动,将运动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既锻炼身体,又培养动手能力,为三至六年级学生安排了系统的体育训练和技能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和技能水平。

松山湖中心小学

松山湖中心小学将课间延长至15分钟,上午设40分钟大课间,每天下午设置1节健身技能活动课,学生每天参与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健身技能课堂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分组开展体能训练,包含韵律操、跑操、体能游戏等内容,每学期由体育课程组与年级组织开展篮球、足球、跳绳、田径、羽毛球等多种体育项目比赛。同时,学校从师资、场地、设备等方面提供保障,例如在高低段校区分别设置共享体育器材柜,方便学生随时取用,并通过定期检查开展情况、设立体育活动优秀学生和班级奖项等方式形成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长效机制。

黄江镇实验小学

黄江镇实验小学构建了全面且细致的体育教育体系,每日开设1节体育课,综合统筹大课间、课间活动、眼保健操、早午锻炼、课后体育服务等时间,通过多种途径确保学生每天2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在体育课程内容编排与开展上,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制定了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一、二年级采用“3+2”模式,3节由专职体育教师授课,2节由兼职学科教师辅助巩固技能;三至六年级采用“3+1+1”模式,3节专职教师授课,1节体综课用于班级足球赛、篮球赛,1节由兼职教师协助开展“一班一品”特色活动,如结合音乐的啦啦操、街舞等,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学校还针对晴天和雨天分别规划活动场地与内容:晴天时,学生可在操场进行广播操、武术操、跑操等活动,雨天则转为室内操、棋类游戏或走廊墙绘运动项目,确保体育活动不受天气影响。

开展体育普及性赛事活动

健全和完善“市—镇—校(级/班)”三级竞赛体系,定期举办市级、镇街、校级运动会、班级联赛、趣味运动会等,每所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广泛开展校级、年级、班级单项体育比赛,如结合东莞篮球城市特色打造“校BA”,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月月有比赛”。研究将镇街、学校举办常态体育赛事活动等作为加分项目纳入全市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鼓励镇街、学校积极举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和氛围。

东城

东城构建了“课程+活动+赛事”三位一体的体系,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和新兴体育项目展示竞赛活动。在篮球方面,东城街道建立起“街道—学校—班级”常规运转的校园篮球三级竞赛体系,强化校园篮球师资队伍,全力推进篮球大单元教学改革,推进校园篮球学练赛一体化实施。在游泳方面,东城街道不断加强校园游泳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校内恒温游泳馆12个,并以“普及+选拔”双轨模式构建科学培养体系,持续推动游泳课程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结合防溺水工作需求,开发趣味性水上安全课、基础技能课。在竞技选拔方面,实施梯队人才培养,以班级兴趣小组挖掘潜力新生,校级游泳队开展进阶训练,街道展示提供激励平台,并通过举办年度东城街道中小学生游泳比赛,形成“以赛促练”的良性竞争机制。此外,东城各校不断把武术、舞狮、跳绳等项目等传统体育纳入校本课程,开发特色教材,并通过武术大课间、狮道大课间、跳绳大课间等,实现传统体育技艺与现代校园生活深度融合。

长安

长安积极整合教育和体育资源,面向镇内所有中小学生推出了体育联赛。联赛以普及性、竞技性、特色性为原则,精心挑选八大项目,涵盖篮球、足球等核心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等竞技项目,以及棋类等特色优势项目。同时,创新积分制度,积分由镇级联赛成绩、省市级比赛成绩、输送体育人才三部分构成。此外,采用AB组轮换分节赛制,确保每位球员参与度,引导学校培养更多优秀选手。在分组上,依据年龄设置U8、U10、U12等组别,并设立参与积分,鼓励学校丰富体育项目。

为提升赛事质量,长安镇借助专业场馆与赛事组织团队,引入专业教练、裁判,融入现场解说、音乐,优化观赛体验。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全镇中小学重视体育,学生积极参与,不少学校构建起更丰富的体育教育体系,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体育的育人价值。长安镇正以体育赛事为抓手,持续推动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让体育助力更多孩子健康成长。

大朗

大朗秉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结合镇情制定“双能少年”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体育赛事发挥综合育人功能,推动体育教育革新,提升学生体能与技能。在项目设计上,大朗镇采用“1+N”模式,以篮球为核心项目,搭配足球、排球、武术等多元特色项目,契合学生不同兴趣,满足多样化需求,促进全面发展。在项目实施层面,校内聚焦“课堂+赛事”,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大课间,挖掘“430”课后体育培训潜力;校外联合宣传部门和篮球协会,组织篮球比赛、训练营等活动,举办U8、U10、U12篮球赛事,为学生成长搭建更广阔平台。在实现各运动项目全员、均衡发展的同时,各学校可针对体育特长生设立学校运动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助力其在专长领域深入发展。

此外,大朗镇还注重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通过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师“强技提能”培训活动,引入前沿教学理念与方法,为体育赛事的高质量开展和体育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师资保障。

新学期,新变化,学习知识,强身健体,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0

推荐
评论
  • mallg

    0
    举报

    10小时前

    15分钟,学渣们的福音?

  • jilang1

    0
    举报

    10小时前

    这课表更新得挺勤快啊!

  • 友缘诚聚馆

    0
    举报

    02-21

    哈哈,学校这是加餐了吗

  • 香草薄荷

    0
    举报

    02-21

    这课表,感觉能学到更多啦

加载更多
4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