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闪耀国际舞台的小提琴新星陈家怡:我来自东莞

来源:南方+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苏晓敏 小编
2024-09-14 17:18:37
订阅

特隆赫姆歌剧院里,身着红衣的陈家怡将琴弓搭上琴弦,闭着双眸,紧缩眉头,一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流淌而出,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9月12日晚,从挪威传来喜讯,东莞小提琴家陈家怡获“2024阿斯特里德公主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二名,是中国青年音乐家获该奖项的最佳成绩。这一比赛成立于1953年,是挪威历史最悠久的音乐比赛。

▲比赛官方图片

这位闪耀国际舞台的小提琴新星来自东莞,5岁开始习琴,开过多场音乐会,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上崭露头角,曾是上海交响乐团第二小提琴副首席,现于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和柏林汉斯·艾斯勃音乐学院学习独奏与室内乐。

不解“琴”缘

至今陈家怡还清楚地记得,儿时在父亲的车里,静静听着音乐的画面。

童年时期的陈家怡。受访者供图。

父亲陈国华是一名小提琴的忠实爱好者,也常有学生慕名而来向他学琴。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陈家怡5岁便开启了小提琴之旅。“对我来说,是一种命中注定,我并没有很反感去练琴。”她说。

母亲汪泓则称自己为女儿的“头号粉丝”:“家怡学琴以来,我们作为父母,既是她的聆听者,也是见证者。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支持、配合、鼓励她。”

陈家怡出生于一个莞城的幸福家庭,爸爸妈妈是她强有力的后盾。 受访者供图

7岁起,陈家怡师从星海音乐学院的李自立教授。后来陈家怡为人称道的收放自如的台风和上佳的大赛成绩都与李自立的教学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

2003年,陈家怡参加广东省第九届少儿小提琴比赛,演奏曲目是《红军哥哥回来了》,这首对当时7岁的陈家怡来说难度超纲的曲子得到了精彩演绎,她也因此获得那次比赛幼儿组的金奖。此后5届广东省少儿小提琴演奏比赛金奖,均被她斩获,她成了广东省该赛事唯一的“六连冠”。

有趣的是,小时候的陈家怡还有着一个“篮球梦”。在舞台上精致典雅的她,却有些“假小子”的气质:一直是短发、牛仔裤,不到上台这种“万不得已”的时候不穿裙子。小学到高中,她曾是学校里女子篮球队的主力队员,最喜欢NBA球星科比,对NBA、CBA如数家珍。

生活中的陈家怡是一个“假小子”,剪着短发,喜欢穿着牛仔裤。 受访者供图

直到高一那年,陈家怡考进广州交响乐团附属青少年乐团,接触到了更广阔的音乐新天地,从而坚定选择了艺术道路。“我业余时间里一直坚持练琴,到了高二、高三也保持每天三至四个小时的练习时间。见我能够如此坚持,父母就建议我走专业小提琴演奏这条路。”陈家怡坦言。

2014年,陈家怡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上海音乐学院的俞丽拿教授。因为小时候未曾进入艺术院校接受专业、系统的音乐教育,她在基本功上比较薄弱。在俞丽拿的严厉教导下,陈家怡逐渐攻克了这个弱点。

破格录取

2017年3月,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终于下定决心录取陈家怡了。当他向尚在上海音乐学院读大三的陈家怡发出工作邀请时,很多人大感意外。

确实,连陈家怡本人也说“难以置信”。“我的老师告诉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好像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也坦言:“一名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被我们录取,这在乐团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上海是中国交响乐的发源地,上海交响乐团是亚洲最早建立的、久负盛誉的专业音乐团体之一。面对伸来的橄榄枝,陈家怡需要考虑再三,因为这意味着要暂时放弃自己在2016年决定出国深造的计划。

最终,陈家怡决定接受这个机会:“后来想一想,先工作感受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学习最终也是要就业,要学以致用的。当然,最关键的是能被余隆总监器重并加盟国内顶尖乐团,确实也不是一般的运气。”

陈家怡参与上海交响乐乐团140周年世界巡演。 受访者供图

对学习的渴求给陈家怡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压力。从那时开始,陈家怡在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的学习课程以及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出安排之间辗转奔波,一面专注学习,一边在演出排练中打磨自己。

陈家怡排练的时间和上课的时间经常出现冲突,落下的课程需要她尽量找时间补上。为此,她每天清晨六点多钟就出门,赶最早的一班车到教学区,晚上十点半的时候再赶末班车回来,经常是十一二点才回到宿舍。这样一来,她每天仅能休息五六个小时,周末也无法休息。尽管觉得累,但她认为:“正年轻,能扛得住。”

陈家怡也很注重音乐素养的学习和音乐知识的累积。在上海交响乐团里,但凡有演出、讲座、大师班,她都抓紧机会,尽可能地参加。各种类型的演出、讲座一点点开拓着她的知识面,成为她的音乐补给站。

陈家怡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 受访者供图

世界舞台

2018年9月1日晚,为期3周的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落下帷幕。经过三轮比赛的重重考验和世界各地高水平选手的激烈角逐,陈家怡名列第4,是当时中国选手里的最好成绩。

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是首个跻身国际行列的中国音乐赛事,因其规格高、难度高、曲目量超大,被誉为“史上最难小提琴比赛”。

陈家怡与小提琴大师马克西姆•文格洛夫。 受访者供图

当下,她正在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和柏林汉斯·艾斯勃音乐学院随Ulf Wallin 教授与Johannes Meissl教授学习独奏与室内乐。

陈家怡闪耀国际舞台的背后,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外,与东莞文化土壤的滋养也密不可分。家怡的母亲说,在家怡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余年时间里,得益于东莞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像家怡一样有艺术天赋的孩子们获得了非常好的成长平台,并以此为契机站上了广阔的舞台。

作为东莞本土走向世界的音乐演奏新星,陈家怡根系东莞,也一直反哺着东莞,只要东莞有演出的需要,她总是会优先满足东莞。去年9月从欧洲回东莞10天,陈家怡就为家乡贡献3场高规格音乐会,场场爆满,吸引了大量观众,为东莞城市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独特的艺术氛围,提升了城市的艺术品位和文化魅力。

陈家怡回到家乡,为东莞观众呈现艺术盛宴。受访者供图。

2018年,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将陈家怡纳入的“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是东莞注重发挥优秀艺术家的示范引领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她说:“东莞对我来说是最温馨的一个港湾,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从东莞走出去的,我很希望把我学习到的所有的东西,跟东莞的音乐爱好者分享,希望能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0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